列表详情

“莲”通致富路 “藕”遇生态景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5-06-26

夏海

夏至蝉鸣,荷风送香。

在颜单镇楼港村新型农村社区向西,沿着乡村水泥大道,穿过一大片农田,来到村里的莲藕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青翠欲滴的荷叶挨挨挤挤、层层叠叠,微风拂过、摇曳生姿,仿佛置身于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夏日画卷之中。

近日,建湖进入了汛期,连日下雨,河水上涨。这片藕田的承包户单加健也跟着汛情忙碌起来。几天来,单加健与5个村民全天候守在泵站里,两台水泵轰鸣,日夜不停将藕田里的水向外河排灌。

6月份,气温升高,日照充足,莲藕到了快速生长期,这个时候管水最为关键。“再过10多天时间,莲藕就开花结藕,要想产量高、品质好,就得严格控制水位。”单加健一字一板地说起来,5月份,我们把功夫放在藕田施肥上,追加了一遍复合肥和尿素,加之田间管理到位,目前莲藕长势喜人。现在,进入汛期,管水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保持水位15厘米,不能低于10厘米。如果水位高了,莲藕生长逐渐放慢,影响莲藕收成。

单加健种植莲藕已有19个年头,承包了村里223亩藕田。他说,今年夏天气温高,对莲藕生长非常有利,按照正常年份算,一亩藕田产量可以达到1500多公斤,除去藕苗、肥料、人工、土地流转等成本,一亩地纯收入2000元没问题。

说着,单加健指着西北方向的一块空白藕田,无奈地说,那块藕田120亩,去冬今春,200多只小天鹅突然从天而降,在这里栖息越冬,将留着做藕苗的莲藕啃了个精光。

谷雨前后,单加健几次前往扬州、淮安等地寻找藕苗,直到4月中旬,才在高邮市找到了一批藕苗,栽种比往年足足迟了近一个月时间,遗憾的是那块120亩地未能栽上藕苗。

为种好这批迟栽的莲藕,两个多月来,单加健尽管有着种植莲藕的丰富经验,但还是不放心,一点都不敢马虎。施肥、除草、治虫、管水……单加健精细管理,三天两头往藕田里跑,生怕出什么差错。前一段时间,最后一次追肥时,单加健还特地请来农技专家“支招”,帮助解决田间管理技术难题,确保莲藕健壮生长。

“这块田里的莲藕虽然错过了最佳栽种时间,但田间管理做得实在,莲藕丰收不成问题。”单加健一边扳着手指算着账,一边说,今年吃了没有藕苗的苦楚,影响了全年收入。为明年打算,我将这块田里的莲藕一半挖出上市出售,一半留着做藕苗。

谈起小天鹅吃光他家的藕苗事来,单加健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纠结了。他诙谐地说,我要“鼓”起钱袋子,小天鹅也要“填”饱肚子,自己种植莲藕比起保护良好生态来讲还是小事。这个冬天,不管小天鹅来不来,我都不能让田地空着。再说镇村已评估了损失,相信有政府的支持,这点事也难不倒我们庄户人。

单加健是一个实在人,也是一个勤快人。这几天,他为空着的那块藕田四处张罗着,先后三次前往宝应县学习“藕虾共作”技术,搞龙虾套养。“藕田套养龙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种模式,莲藕和龙虾相互作用,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我是第一次尝试‘藕虾共作’,这方面没经验。只要用心打理,藕田套养龙虾,龙虾养殖每亩田年纯收入3000元左右,应该没有问题。再过10天,我准备放养500公斤龙虾苗,虽然收入不多,但至少能弥补一点莲藕被小天鹅吃光的损失。”单加健说着这些话时,一丝喜悦洋溢在脸上。

走在田埂上,成片的荷叶如绿色波浪翻滚,沙沙作响,荷香弥漫,单加健脚下的这片沃野在绿意盎然的生态图画中,正演奏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夏日荷塘,荷叶如盖铺满水面,群鸟翩跹,勾勒出自然生态的灵动画卷 。纪咸华 王玉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