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近年来,向阳路小学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主平台”、打造“新课堂”、筑牢“安全网”、共建“生态圈”、培育“引路人”等创新举措,探索形成“五维联动”育人新模式,让教育合力在协同中迸发新动能。
学校育人,搭建成长“主平台”。作为协同育人体系的枢纽,向阳路小学坚持发挥主阵地作用,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通过开发“向阳花开”校本课程群,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劳动实践基地等育人载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创新打造“家长开放日”“校长有约”等家校互动平台,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让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的专业“智库”。目前,学校已组建涵盖500余人的家长志愿者团队,形成“教师+家长”双导师制育人模式。
文化赋能,打造课堂“新形态”。学校携手县美术馆、图书馆等单位,构建“行走的课堂”育人新生态。通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国风雅韵工作坊”等特色项目,将淮剧、剪纸等地方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创新开展“美术馆里的语文课”“诗词里的数学”等跨学科融合教学,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本学年已开发传统文化微课36节,组织文化研学活动12场,让学生在实践中厚植文化自信。
法治护航,筑牢安全“防火墙”。联合法治副校长、司法部门构建“三位一体”防护体系,通过“法治副校长每月一课”“模拟法庭”“安全应急演练”等常态化活动,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开发《向阳小公民法治读本》,建立校园安全预警机制和心理健康筛查系统,实现安全防护“云守护”。今年以来,已开展反欺凌、防诈骗等专题教育8场,覆盖师生家长2000余人次,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社区聚力,共筑成长“生态圈”。与周边5个社区共建“教育服务共同体”,打造“15分钟育人服务圈”。社区提供“四点半课堂”“周末实践营”等服务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敬老服务等社会实践。整合辖区企业、文化场馆资源,设立“向阳少年科学院”“红领巾实践基地”等校外课堂,形成“学校+社区”双向供给机制。目前已培育社区教育品牌项目2个,开展联合实践活动40余场。
家庭担当,当好孩子“引路人”。创新实施“家长成长工程”,通过“家庭教育指导站”“亲子共读计划”等载体,帮助家长提升育人能力。建立“星级家长”评价体系,开展“家风故事会”“亲子劳动日”等特色活动,引导家长履行“第一任教师”职责。学校编印的《向阳家庭教育指南》覆盖全体家庭,线上家长学校课程点击量突破2万次,推动形成科学家教新风尚。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实施以来,向阳路小学已形成“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建”的育人新格局。学校将持续深化“五维联动”机制,通过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教育共同体,让每一株“向阳新苗”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共同绘就“向阳花开满园芳”的教育新图景。
单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