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成立县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发展2083名货车司机入会;县直部门(单位)新建工会12家,完成换届13家,规上工业企业建会率动态保持90%以上,248个村(居)全部建会;75家产改企业开通“微工会”,惠及职工近万人……一组组数据,是去年以来县总工会深化改革创新的具体体现。2025年,县总工会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主线,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工会工作全面创新。
“思想赋能”凝聚职工奋进力量。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充分整合工会媒体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全县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一起,实现思想引领与职工思维的同声共鸣。组织“思政教师进企业、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不少于10场,带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宣讲不少于50场次。建设产业工人思政阵地和“建湖工人大思政课”专家名师库,探索劳模工匠兼职思政课教师,打造“建湖工人大思政课”精品课10个,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产改赋能”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培养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实现经济发展与职工成长互促共进。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围绕低空经济、机器人两大未来产业,组织动员行业规模企业开展技能竞赛,带动全县职工参与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建湖工匠学院等平台,开展技能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为职工成才搭建广阔舞台。落实“劳模工匠助企行”实事项目,扩大覆盖面,重点为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中小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普惠赋能”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工会品牌服务活动,实现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深度契合。深化常态化送温暖机制,叫响做实工会“四送”等工作品牌,扎实开展“暖心服务”“工会帮就业”等系列活动,使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依托工人文化宫等阵地,常态化开展瑜伽、书画、古筝等公益培训,不断满足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化工会驿站“服务+”活动,全面提升“司机之家”、爱心母婴室等具有建湖特色的职工活动阵地建设水平,让广大职工群众享受公共服务更加便捷。持续办好“心理双进1+4”、职工子女托管服务等特色活动,为职工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普惠服务。
“法治赋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紧密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目标,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全面加强工会法律援助、劳动法律监督、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等工作,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的双向共赢。完善“普惠性+特殊性”工会维权服务体系,健全“工会+法院+人社+司法+N”协作联动机制,以市级“十佳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为带动,建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法律服务体系,依法为职工提供帮助。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推五全促三化”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推动职代会和集体协商两项制度建制。开展集体协商“春季集中要约”行动,促进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工人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而合理增长。
“组织赋能”激发工会内生动力。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大基层工会组建攻坚力度,强化工会干部队伍能力素养提升,夯实工会自身建设,实现基层创新与队伍创优同向发力。深化非公企业工会建设三年行动,在更广范围、更多群体中扩大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工会服务的有形有效覆盖。扎实推进数智化建设,推动更多工会组织、工会服务阵地上线“微工会”,实现网上服务平台互融互通。常态化推进县总工会领导班子联系重点企业及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制度,采取“领导干部上讲台解读政策+专业教师讲业务+优秀基层工会干部讲经验+经验交流研讨”等方式,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陈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