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颜单法庭: 线上“零距离”调解 矛盾“家门口”化解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4-12-19

​“薛法官您好,调解协议9月底就履行完了,他们最近又定了几批货,年前可有的忙了。谢谢法庭帮我解决矛盾,还没有伤了和气。”

12月4日,县人民法院颜单人民法庭法官薛立海,通过电话对一起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回访。

6个月前,颜单法庭受理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在被告处购买一批货物,但收货后发现货物与承诺不符,遂产生纠纷,将被告诉至法庭。

考虑到此案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金额较小,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薛立海立即启动诉前分流机制,通过“融合微法庭”将案件分流给当事人所在村居的人民调解员,并在线指导调解员掌握该案所涉买卖合同相关的法律常识。因双方均在外地,为高效、便捷地解决纠纷,调解员遂组织双方当事人在线调解。

薛立海按照双方意见制作了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协议均无异议,并在线进行了签字确认。至此,该案成功调解。

“谢谢法官,让我没跑一步路,就成功解决了问题。”没多久,薛立海的手机上收到了原告的感谢短信。

近年来,颜单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方位对接镇村、司法所、派出所等,通过“互联网+电脑终端+具备视频连线功能的法庭门户平台”基本配置,建成10个“融合微法庭”。今年以来,该庭依托“融合微法庭”调处矛盾纠纷52件,当场履行11件,累计发出调解书19份、司法确认裁定书22份。

除了深耕基层、创新解纷途径外,颜单法庭充分发挥“数字法院”建设成果,积极推进“互联网+”移动办案模式,通过“线上调解+线上确认”方式调解各类案件,有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颜单法庭坚持党建引领,开展辖区支部共建,主动向乡镇党委汇报法庭工作,与辖区村庄开展“庭村共建”,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即坚持“一季一通报”、落实“一月一会商”、优化“一镇一干警”,助力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