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为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近年来,县数据局采取多种工作手段,在政府采购领域清理妨碍公平竞争、设置隐形门槛和壁垒、排斥潜在竞争者等行为,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破除壁垒门槛,拧紧企业发展“安全阀”。盐城市率先启用“苏采云”全流程不见面系统后,县数据局以提高采购主体满意度为目标,打造“一站式”政府采购系统,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政府采购供应商全部入驻云平台。积极开展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跟踪指导,扎紧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采购前端“篱笆”,监管前移到采购需求标准制订、采购文件资格条件和评审因素设置环节,必要时开展专家认证,确保合法合规、符合需求。
坚持阳光操作,撑起企业发展“法治伞”。县数据局清理以不合理条件对民营企业、外地企业、内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的规定和做法,梳理妨碍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禁止设置企业规模、经营年限等歧视条款,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限制组织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主动公开采购意向,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的同时,帮助外地供应商提前了解政府采购信息,为后续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今年以来,县数据局先后为55家采购单位办理意向公开155批次,意向公开率高达100%。
持续助企纾困,擦亮企业发展“护航灯”。县数据局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价格扣除、提升资金支付效率、免收保证金、免收交易费、全链条信息公开(意向公开)、明确中小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等举措,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政采贷”合同融资方式,嵌入到电子招标采购文件当中,加大对合同融资政策的宣传,提高企业投标参与积极性。1~11月份进场交易135个采购项目,中小微企业中标总数104个,预留份额占比达到100%。
县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积极探索跨区域远程异地评审,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实现采购文件巡检、智能辅助评审和智能风险评估,提升监管精准化水平和服务市场能力,全方位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李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