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建湖要闻 > 详情

聚焦绿色低碳 建设美丽建湖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4-08-12

周芝清

好水、好空气、好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江淮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建湖地处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板块,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质量指数连续多年居于全省前列。

近年来,建湖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紧扣“江淮绿心新兴制造基地、生态宜居湿地文旅城市”发展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良好生态基底作为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全面策应江淮绿心建设,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致力打造建湖高质量发展“绿色新引擎”,在江苏“1+3”战略版图上彰显价值、绽放魅力,让美丽建湖更加令人向往。

关键词:厚植良好生态家底

西塘河畔,水清岸绿、河畅景美;双湖公园,空气清新、郁郁葱葱;荷花漫,芙蓉出水,阵阵清香……夏日的水乡建湖,满城皆风景,处处是和谐,构成一幅宜居宜业的生态画卷。

【报告摘录】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标本兼治,从环境问题最严重的领域抓起、从老百姓最着急的问题改起,扎实推进中央和省市交办问题整改,坚持不懈抓好水环境治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严肃的问责,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全会解读】 厚植生态底色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这为建湖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基本遵循。

建湖以推进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生态、绿色宜居“四个绿色之城”为抓手,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率、PM2.5浓度保持省市前列,4个省考断面、2个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求,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实施20个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固废现代化治理能力。加快九龙口“生态岛”试验区省级试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鸟类生态廊道、生物多样性监测中心等10项重点工程,建成里下河地区“水韵江苏”示范样板。

关键词: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走进位于高新区的益佳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充满科技感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在井然有序地运行。该公司通过智能化生产设备,推行绿色工艺技术,实现生产全过程高效节能、绿色制造。益佳通公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建湖前瞻布局绿色高端产业的一个缩影。

【报告摘录】 紧扣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五化”要求,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推进“两区”(近)零碳园区创建。年内创成省级绿色发展领军企业2家、绿色工厂3家。持续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加大闲置厂房、低效土地等清理力度,全年清理闲置土地2000亩以上。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发展,加快中广核“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增“绿电”装机规模200MW。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78%,节约型机关实现全覆盖。

【全会解读】 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对提升发展效能效益、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建湖推动绿色发展有基础、有需求,更有前景。如今,水乡大地上,石油装备产业等传统产业焕新奔跑,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在绿色发展的新赛道上率先探路、争当排头。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让“老树发新芽”,焕发新生机。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机制,强化闲置厂房与低效土地的清理与再利用,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发展路径,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环境,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

关键词:探索生态价值转化

在九龙口,邂逅非遗,遇见湿地。夕阳洒在淮剧小镇的青石板路上,古朴的街巷两旁,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游人漫步其中,与一望无垠的湖荡湿地相遇,耳边不时传来悠扬的淮剧唱腔,或高亢激昂,或低回婉转,令人沉醉其中。

自然与人文相融,传统戏曲碰撞现代文旅,九龙口让淮杂走出舞台天地,让非遗走向广阔世界。

【报告摘录】 摸清生态产品底数,系统梳理全县生态产品权责归属、资源本底、生态状况,分类编制目录清单,绘制“生态产品地图”。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积极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评估结果在经营开发、信贷担保、权益交易等方面开展实际运用。加快发展九龙口文旅产业,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底、以旅游为载体,进一步丰富业态产品体系,提升淮剧小镇、湿地公园、荷花漫等景区运营质态,推动淮杂非遗与湿地世遗深度融合,淮剧小镇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磨提升杂技剧《盐运华夏》,推出一批充分展现建湖韵味、可观可感的文化精品,做精做美人文经济“双面绣”。

【全会解读】 绿色,不仅是生态优势,也是经济红利。美丽生态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座座蕴藏着无尽财富的宝藏。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把生态高颜值变成经济高价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积极开展生态产品调查评估,全面了解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权属等底数。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以湿地、林地为重点,启动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工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数据基石。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积极推动生态与文化、旅游、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要深挖淮杂文化遗产,唤活“村在荡中,荡在村中”独特空间风貌,打响生态品牌,擦亮文化名片,探索出一条融合发展的文旅新路径,常态化推进淮剧、杂技表演,让“有戏”建湖持续“出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手握世遗非遗“双招牌”,建湖将以深厚的淮杂文化和浓郁的水乡风情碰撞现代文旅产业,充分彰显人文经济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