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三百行动”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4-05-09

王翰明 陈永飞

“我们的火龙果味道香甜、清热凉血,营养价值很高、种植技术领先,是我们村级发展联盟的拳头产品,库存有限,大家快点击下方小黄车抢购。”宝塔镇长陈村“先锋主播”“农创客”刘兵在直播中全力推介村里的火龙果。

刘兵是扬州农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回乡创办了火龙果家庭农场,被村级发展联盟选为合作项目,栽种后长势旺盛,带动村级发展联盟8个村平均增收5.4万元,吸引了不少新农人前来“取经”,也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了新路径。

近年来,建湖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村集体增收“三百行动”,聚焦“三年内,实现全县村级平均经营收入达100万元,80万以上的村达100个,50万以下村100%清零”既定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擎”作用,采取盘活资源资产、土地资金入股、领办合作组织等方式,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做足乡村“土特产”文章,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基于一方水“土”做文章

“你们看,现在我承包的这片农田都是大块头,非常便于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操作,而且水系、道路等整个农业设施全部建设到位,让我们节省了很大的一笔支出。”高作镇种粮大户马以勤指着面前正在开镰的稻田开心地说。

做好“土”字文章,要敢于打开视野,用好用足乡土优势资源,实现一方水土向一方土产转变。建湖针对田块零碎散落、土地耕作困难、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积极探索“党委+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镇党委牵头、14个村党组织集体率先试点参与,在高作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通过化零为整,释放土地活力,按照“先流转、再建设,先平整、再配套”模式,建立高标准农田种(养)单元格,统筹“田、水、路、林”等设施建设改造,逐步建成“田成方、渠成型、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土地连片化、条田化、单元格化稳定高产吨粮田,总面积9.71万亩,实现新增耕地约0.41万亩,村集体资产得到有效“扩容”,群众年均收入增长超30%。

“土特产”冒“土”味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三百行动”实施以来,县委组织部还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结合盐城市乡村振兴“1+6”战略部署,通过“兴村特岗”“百名菁英强村行动”“农村定向委培生”等方式,招聘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全县共有85后村党组织书记20人、村干部235人,累计培养90后“新农人”100余人。推动人才资源下沉一线,先后引进镇江农科院马志虎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王燕教授、肖栋博士等高层次农业专家,分别挂牌成立工作室,探索培育“白富美”西甜瓜、“黄玫瑰”白菜和水果萝卜等一批契合建湖“土”质的新品种。

聚焦地域“特”点强品牌

“坚果、猪油、核桃……这么多食材、这么多道工序,难怪藕粉圆子这么好吃、这么Q弹!藕粉圆子也有很好的功夫!”法国美食博主安闹闹来到九龙口沙庄品尝“大名鼎鼎”的非遗美食藕粉圆子。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好的东西,一定要走出去,打出品牌、做出声势,无论是我们的藕粉圆子还是生态美景,都很有特色,这也是每个村发展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九龙口镇党委书记郭飞介绍道。

近年来,建湖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干部联村、一村一策”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系统总结现有党建引领富民增收模式,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村级发展联盟、规模化养殖、电商直播”等新模式,建立10个村集体经济增收基层观测点,及时帮助指导,推动资源下沉,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

走进九龙口镇收成村,像是打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写意画卷。小桥流水畔,庭院花香浓,粉墙黛瓦、错落有致,一派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收成村以乡村旅游和特种水产品养殖为抓手,助推村集体和农民实现“双增收”,2023年度村集体收入302万元,带动265户农户致富,村集体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收成村是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建湖大力挖掘“九龙戏水”“芦滩飞凫”“荷花映日”“芦滩夕照”“五谷奇树”“百年皂荚”等地域特色景观,以创业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特色+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引导乡村深挖地域景观、红色资源、历史文化等特色品牌,在“+文化”“+旅游”“+生态”等上面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业态,设专项奖补资金,引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进村帮扶,同时,借鉴先进地区、先进村的经验做法,为做强特色积聚深厚底气。另一方面,优化《建湖县村书记星级评定标准》,健全完善村“两委”干部能进能出、待遇报酬能高能低机制,将村“两委”干部末位淘汰、岗位晋级晋档、编制动态调整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挂钩,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一村一品”向“一村一品一产业”蝶变跃升。

“一步一景,一曲一舞;淮音悠扬,水袖传情……”2023年5月27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做客九龙口沙庄,现场教大家“咬文嚼字”长知识的同时, 不时赞美九龙口独特的风景。

针对乡镇主导可能产生的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县委组织部出台“党建引领农旅项目有序发展”文件,指引各村级党组织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制定“一村一策”,避免同质化、低端化竞争,让党建引领更有看头、产业发展更有势头、干事创业更有劲头。

打造“产”业集群促共富

恒济镇建河村是远近闻名的玻璃制品特色产业强村,吸引了一批大学生以及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全村发展家庭玻璃加工坊共63家、玻璃工艺品电商36户,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为解决部分村集体经济产业小、散、弱的难题,建湖聚焦特色农业板块定位,串珠成链打造农业产业发展片区,形成了东部绿色果蔬、中部优质稻米、西部特色水产三大农业板块,培育了九龙口大闸蟹、建湖大米两个超10亿元主导产业,拥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重点打造2个农产品加工区、12个镇级农业园区,以及九龙水产品交易市场、省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

“我希望未来的乡村真的是产业兴旺,有更多的人才愿意回到乡村,愿意和乡亲们分享收获的果实,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赚到钱,让大家能够共同富裕。”全国人大代表、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高作镇陈甲村党总支书记鲁曼是返乡创业代表,她和丈夫共同创办的“军曼”公司位于高作镇陈甲村,是一家专业从事火鸡生态养殖、加工、生产和销售的新型涉农企业。公司已拥有1000亩养殖基地,年产值近亿元,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随着功能型综合党委的成立,军曼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镇党委的帮助下“链”接片区内部技术、人才、资金资源,发展“互联网+智能化”模式,实现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饲养、防疫、生长环境、农产品初加工等生产环节的全程数字化把控、追溯,有效带动了周边村农产品深加工、线上销售。

“‘三百行动’是一个目标,本质上是要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群众持续增收。行动实施以来,一些有条件的村率先引进优势农业企业,一批农业企业联合组建产业化联合体,推动联盟片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沙成塔、优势互补,打造成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产业联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县230个涉农村中,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9个,40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平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90万元。”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