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在传承红色文化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4-05-09

《人民报》印刷厂: 鼓舞军民革命斗志


恒济镇建河村是全国文明村,村境内的中共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印刷厂旧址,是市、县级党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旧址原为谢氏宗祠,2003年重建成飞檐带廊柱的三开间两层楼房,占地600多平方米。小楼坐北朝南,西临小河,东面砌有石碑墙,南面建了牌楼,牌楼的牌匾上书写着“中共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印刷厂旧址”金漆大字,牌楼是进入旧址的大门。一楼陈列着苏中《人民报》办报资料和部分报样12件,旧式印刷机1台。

从柳堡村到建河村

1944年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好转,国内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发起攻势,各根据地军民不断歼灭日伪军,攻克敌军据点,国内抗日战争进入局部战略反攻阶段。抗战形势发生变化,抗战宣传重点也随之改变,中共苏中二分区委(现扬州、泰州两市辖区)为适应最新战争形势需要,创办《人民报》,面向二分区抗日军民,宣传新形势下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抗战形势和对敌反攻的战果,在宝应县广洋湖南岸的柳堡村建立《人民报》印刷厂。广洋湖湖面开阔,湖边芦苇丛生,湖口四通八达,水道纵横,便于船只交通,有草荡隐蔽,非常适合秘密办报。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第一张铅印的《人民报》于6月12日面世发行。当时《人民报》的发行对象涵盖苏中二分区党政军民,属于半公开,印刷地点保密是当时新闻战线特殊性决定的。

1944年夏,日伪军预感形势不妙,垂死挣扎,变得更加疯狂和凶残。苏中二分区的形势较为严峻。为避免损失,保证报纸正常印刷发行,《人民报》及其印刷厂奉命精简转移,一部分人随军队撤离,另一部分转移到群众基础较好的抗日根据地隐蔽办报。

印刷厂筹建之初,印刷器材一部分是根据地可以制造的字盘、字架、手架、木条,代替沿线作间隔用的马粪纸条等,另一部分则是根据地无法制造的机器、字模,如圆盘机、铸字机、五号铅字、各种型号的标题字及其他附属设备,要由长江口岸的商人到上海采购。采购的器材要经过敌人的封锁线,印刷器材笨重且易引起敌伪注意,需要想办法、找门路,做好掩护。因此,印刷厂的工作人员对印刷器材十分爱护。为便于转移,他们把圆盘机安装在木船上,把字盘缩小,加上铰链,做成“人”字形的小架子,便于折叠,又能随时撑开,放入专用的木箱,力求缩小体积,放在船蓬上装卸。

几经辗转,1944年冬转移到了建河村谢家庄。建河村地处射阳湖畔,芦荡广袤,与县城相距较远,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庄上有谢氏宗祠,庄东面有古龙王庙,是进驻办报的好地方。建河村前有一片芦苇荡,可进可出,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便于隐蔽,适合秘密办报。《人民报》及其印刷厂原有工作人员60多人,转移到谢家庄时,连排印工人在内只剩21人。在这个沿荡小村子,人民报社及其印刷厂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尽管工作环境恶劣,报社同志和印刷厂工人依然充满热情,克服困难,保证报纸的印刷发行。

持之以恒的《人民报》

为保守报社在建河村办报的秘密,报社记者常常要化装成农民或渔民,在村民的配合下,乘坐小船或者走小路,到外面采访新闻。当时苏中二分区委下辖高邮、宝应、兴化、溱潼、江都、樊川、沙沟7个县(区),报社记者每天要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程采写新闻,保证3天一期的《人民报》按时出版。当时报社人少事多,一个人顶两三个人用,排字、拼版、校对、发行,都采取通力合作的办法,工作人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打夜工”成了家常便饭。一次,无线电发报员盛耀为抄收一篇重要领导人的讲话稿,在报房工作两天两夜没合眼,得到上级机关的记功表彰。排字工人王炳尧工作三个多月,便能每小时捡字1273个。

《人民报》在这个沿荡小村里,从抗战时期坚持到解放战争。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对苏中地区实施“三月会剿”,后集中兵力对苏皖第五分区中心地带进行报复性“清剿”,致使苏北通榆公路以西的广大地区交通阻绝,原在建阳镇瓦瓷庄的《苏北日报》被迫转移。为报道苏北解放区军民坚持原地斗争情况和华野重要战况,鼓舞斗争士气,《人民报》承担了《苏北日报》的部分职能。其时,《人民报》及时报道“鲁南大捷”“枣庄大捷”“鲁西大捷”“溱潼莫家堡之战”等重要新闻,极大地鼓舞了苏皖第二、第五分区乃至整个苏皖边区军民的革命斗志。

村里民兵主动与厂里纠察队员站岗放哨,儿童团自发轮流爬到村口的大树上瞭望,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报社转移。当时国民党军与华野部队在苏北可谓拉锯战,形势一紧张,报社与印刷厂就临时转移。谢家庄的村民都自发帮报社隐藏机器和纸张。情况危急时,村民们还协助工人把机器搬到船上,将船开到芦苇荡中坚持印报。有一次敌人下乡“清剿”,把村头、河口都封住了,报社在芦荡深处坚持了一个多星期,按时印刷了3期报纸。当时,报社同志的生活给养成了村民们最关心的大事,老村长谢立祥带着几名农救会员,从邻村收集到几屉糕饼熟食,佯装下荡割柴草,悄悄送到芦荡深处,让报社和印刷厂的同志摆脱饥饿,度过了艰难的一个多星期。

“新闻子弹惊敌胆”

战争年代,军民同办《人民报》,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把每一份报纸秘密、安全、及时印出来、送出去。村长谢立祥在村里组织了一批身体结实、思想过硬、水性又好的汉子,两个人一组,轮流承担运报重任。由于敌人封锁严密,环境十分恶劣,送报工作只能夜间行动。他们先把报纸打成捆,藏在柴草或者稻草中间,再用小篷船送到三四十里外的荡南宝应县鲁垛乡陶家林分发处,再向各地传递。在谢家庄,1/3以上的农家都承担过运报任务。

秘密办报期间,报社工作人员与建河村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当时,报社记者每天要走很远的路采访新闻,几天跑破一双鞋。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妇救会发动妇女为记者们做鞋。报社有3位女青年,是从南方大城市来的,也想学着做,村里的谢晋懿、谢晋玉两位姑娘手把手地教会她们。某位来自上海的女生,为学做鞋,竟要把一件半新的衬衫剪了做“铺衬”。谢晋懿母亲见状,一把拦住她,让几位妇女从家里取来许多“零头布”,给她做鞋底。这位上海姑娘过意不去,便把衬衫送给了村民。

那时的报社,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工作队、宣传队。报社的同志支持当地搞土改,帮助军烈属和困难户突击抢收抢种,还教妇女识字,教唱新歌曲。每逢春节,他们还编排曲艺、歌舞、活报剧等小型节目,和村民们一同登台演出。至今,村里一些老人还记得歌词是这样唱的:“游击办报难不难?再难也要顶着干!新闻子弹惊敌胆,人民大众乐翻天!”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报纸媒体对广大工农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重要观点,为动员群众、坚定抗战意志,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人民报》从创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办好报纸,及时、充分、准确地报道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各种新闻与信息,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成为苏中、苏北一带抗日军民和解放区军民的重要精神支柱。

轶事链接: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苏中解放区,苏中军政机关向北转移。苏中机关报《拂晓报》报社迁驻县境黄土沟、马沿庄等地,继续出刊“鲁南大捷”等胜利消息。1947年2月,《盐阜日报》社迁驻高作区瓦瓷庄。同年4月1日,苏北区党委机关报《苏北日报》在瓦瓷庄创刊。

建河村:全国文明村的多彩与美丽


建河村,地处素有“水乡明珠”之称的建湖县恒济镇南部,紧邻331省道。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亩,水域面积3300亩,全村总人口1450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十强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传统村落、盐城市最美乡村等称号。建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这里的历史印迹、优美环境、非遗文脉、水产资源以及特色产业构成了建河村独具魅力的“红色、绿色、金色、银色、彩色”五种色彩。

建河村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成果显著。通过实施农房改善、农村改厕、污水管网全覆盖等工程,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森林村庄、公园绿地和幸福河风光带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绿化水平(村庄绿化面积达到300多亩),还丰富了村民的休闲生活。

建河村拥有丰富的水面资源,是发展水产养殖的宝地。通过引进上海正源创辉公司等外部资源,建河村打造了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实现了水产养殖的产业升级。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生态大闸蟹养殖区、稻田综合种养区等项目不仅提高了水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大幅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建河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玻璃工艺品加工一直是建河村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建河村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推广玻璃工艺品,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和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全村现已发展家庭玻璃加工坊63家、玻璃工艺品电商36户,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超亿元。玻璃工艺品已成为建河村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村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此外,建河村还积极建设电商中心,为村民提供线上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建河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非遗文化的传承。建河的舞龙文化已有上百年历史,2013年被列为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佳节或重要活动,舞龙表演都会成为村里的重头戏。舞龙文化与古龙王庙、神龙沟等共同构成了建河村的“龙”文化,成为当地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建河村还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组织村民学习传统技艺,让非遗文化在村民中代代相传,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