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杨守鉴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强化部门联动,引导协会发力,积极构建从新人结婚登记提醒、合理设计婚宴菜品到创新供餐服务形式、探索餐后捐赠的宽领域、全流程、多层次制度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舌尖上的浪费”。
相关部门调查统计,全国每年“舌尖上的浪费”数目惊人,其中婚宴餐饮浪费是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爱面子、比阔气、讲排场,一直围绕着人们婚宴餐饮的整个过程。无论条件是否允许,父母给儿女置办婚宴不惜一掷千金,十桌、几十桌的宴席,不仅菜品繁多、酒水齐全,餐价更是惊人,由此导致“新人进了门,债务缠一身”,给新人婚后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尤其令人痛惜的是,喜宴餐桌上的菜品往往是“品赏”的多,吃掉的少,宴席一散全当泔水倒掉,造成极大浪费。古语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婚宴餐饮浪费不仅有悖于中华民族厉行节约的传统美德,更影响到民生的真正改善。
制止婚宴餐饮浪费,首先要从源头上转变人们婚宴餐饮浪费理念和消费习性,宣传、民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婚宴餐饮消费引导,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婚宴餐饮消费新风尚;餐饮服务机构要崇尚服务至上经营理念,多为客户着想,发挥制止婚宴餐饮浪费“第一责任人”作用,制定切合本地区实际、符合人们理性消费需求的《婚宴餐饮指南》,努力优化婚宴菜单,合理搭配菜品的数量和分量,破解婚宴餐饮浪费难题。要推行婚宴餐饮可知、告知、当知制,力求让婚宴主办人订制菜品更理性。要积极倡导和推进餐后剩余菜品打包,提供周到的打包服务,让客户切切实实把“光盘行动”落到实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婚宴服务经营者日常监管和行政干预、指导,督促经营者施行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既保证食品安全,又减少食材不必要的损耗,努力保证婚宴餐饮消费每个环节可管、可控。总之,只要共同发力,婚宴餐饮浪费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