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生态 > 详情

追“青”逐“绿”,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3-08-02

周玉玲

诗人说,唯有山水,可以栖灵魂。这句话到了建湖,就有了生动的注解:这里有风光旖旎的湖荡湿地,有老街古寺的深厚底蕴。夏日清晨,薄雾萦绕在双湖水面上,与周边繁忙的“早高峰”相比,这片“绿洲”宁静惬意,浓浓暑气在此消减。

如何把“一时的美”变成“持久的美”,把“生态的美”变成“发展的美”?

今年以来,建湖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板块,紧紧围绕“强富美高”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总目标,主动融入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厚植生态本底,做强生态经济,致力打造江苏最美“绿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生态品质持续提升,PM2.5浓度6月份全省第一、上半年改善幅度全市第一,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达100%,生态质量指数连续3年全市第一,九龙口湿地保护相关做法被评为省十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转型升级添活力 绿色产业促发展

低碳产业、生态经济、绿色生活……一段时间以来,建湖成了央视常客,一切与生态相关的时髦词语都能在这找到用武之地。建湖是一个把生态玩出花、玩出彩、玩出特色的城市,一边抓生态一边抓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在这里落地生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建湖大地上,一个个绿色转型项目、产业正拔节生长。日前,记者走进江苏国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到处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挥舞的机械手臂、高速运转的机床,工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忙碌着。“我公司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将可变换压力补偿方式专利融入比例阀中,满足国内主机对高端比例多路阀的需求,受到市场青睐。”公司财务副总孙广茂笑着说。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22年,国瑞公司实现开票销售2亿元、税收超千万,成功入选省级第五批产教融合型试点培育企业、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为实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共赢,建湖敢于向脏乱差环境“亮剑”,大力实施绿色低碳行动计划,加快推动铸造、锻造、建材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开发推广应用绿色产品。积极实施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百企提升行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运行质效,扎实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大力支持新能源光伏制造企业和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总投资70亿元的1.4G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创成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示范县。

天蓝水清环境美 绿色生态更宜居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到现在的“求生态”,广大群众所想、所盼的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摄影爱好者徐正炎拍过水乡千姿百态的美。“生态好,鸟自然就多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都见过。拍了这么多年,建湖的美永远也拍不完!”

徐正炎是建湖绿色生态发展的见证者。每天,他都通过手机朋友圈把建湖的生态变化展示出来,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建湖、知晓建湖。现如今,走进建湖各类小区、商场店铺、农村田间,生活垃圾分类蔚然成风,按需点餐、人人光盘成为时尚,友人结伴骑行有趣健康……绿色生活理念的流行,为建湖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增添了浓厚的生态气息。

建湖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推动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统筹推进控煤、治气、降尘、禁烧,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率、PM2.5浓度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创成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聚焦幸福河湖、生态河道“两河”建设,扎实抓好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健全完善土壤污染防控体系,着力打造全域“无废城市”。大力推进湿地“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同时,为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新风尚,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系列环保宣传行动,在全县人民心中撒播绿色环保的种子。

绿色生态亮底色 文旅融合促振兴

生态为底,项目为基,建湖文旅产业发展底气十足,不断出现的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更成为建湖文旅的新招牌。身着广袖襦裙,梳上古韵发型,点花钿,描青黛;渔趣、荷花宴、船戏、水上实景表演……在九龙口旅游度假区,美景、美食和传统汉服相得益彰,“农家、渔家、船家”的沉浸式旅游,助力景区频频出圈。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县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也纷纷搭上文旅融合的快车。中华剪纸、创意亲子DIY、糖画、面塑……如今,在县文化中心,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已成常态,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城市肌理,推动文化空间硬件不断升级,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在润物细无声中为百姓带来诗意生活。

“绿”为生活添彩,也带来发展机遇。建湖锚定“三区同创”目标不动摇,积极构建“1+2+N”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里下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坚持以九龙口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为引领,持续抓好淮剧发源地沙庄招商、运营、管理等工作,精心培育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着力构建“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文旅消费新格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淮剧、杂技、民俗等优质文化沉浸式、全方位融入生态旅游,推动淮杂非遗与湿地世遗深度融合、互动提升。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多角度、全产业挖掘旅游元素,因地制宜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跨界融合,加快实现“旅游+”向“+旅游”的转变,努力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绿”的底色已铺就,建湖将驰而不息,逐“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