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文化 > 详情

“读书日”里谈读书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3-04-24

游育林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这是世界读书日的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不可取代的力量,在面临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时代任务的今天,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读书应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社会责任、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追求。

作为一名阅读爱好者,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对读书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一些过去形成的认知,到了今天也更为深刻、更为明晰。

读书贵在自觉。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本如水,润物无声。书中有诗意,书中有远方。你读的每一本书,都不会被辜负。读书能使人坚强,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使人纯净,使人前行。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读书不是“要我读”,而必须是“我要读”,做到自愿、自觉、自紧、自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通过阅读,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读书贵在理解。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读者在阅读后能够理解和消化书籍的内容,才能有理性判断和理性思考的机会。读书悟理,书本就有了重量。阅读是理解的前提,理解是阅读的目的。只有理解了,我们所进行的阅读,才是有意义的阅读。要理解书本,就要集中思想读书,开动脑筋读书,让自己走到书本之中。要理解书本,必须做到既要广读,又要精读;既要多读,又要深读;既要结合工作读,又要跟随兴趣读;既要服从集中读,又要选择自己读。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真读,而不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赶赶潮流。满瓶不动半瓶摇,一知半解就放手,是读书之大忌。大量的政治理论书籍、中华国学书籍、外国翻译书籍,读起来都有一定难度,没有攻坚的功夫,没有钻研的功夫,不仅读不下去,就连入门也难。阅读中无论如何要注意克服急于求成、浅尝辄止、自满自足的情绪,务求读懂弄通,学深学透,学有所成。

读书贵在坚持。读一本书很容易,一时读书也很容易,难的是坚持读书、长期读书、一辈子读书。学然后知不足,书读多了,才会知道世界之广阔、历史之浩瀚,才会知道自己的知识原来是这样的浅薄、这样的贫乏,才会知道坚持读书多么的重要、多么的迫切。坚持读书就要有一种韧性,书目读多了、书读久了,书就有了香气,书就有了人性,人对书也就产生了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成为一种超脱,成为一种支撑,成为一种习惯。所以读书必须破除疲劳的情绪、厌倦的情绪、退却的情绪。坚持读书就要经得起艰苦的考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问彼岸,穿过阅读的大海,熬过所有苦难,才能看到灯火通明。坚持读书就要平心静气。大千世界,人流匆匆,最是一个“静”字难得。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读不了书。坐得下来,静得下心,才能读得下书,读得懂书。坚持就有希望,坚持就能成功,坚持就是胜利。一篇一篇地读,一本一本地读,一天一天地读,一年一年地读,顽强读下去,坚持到永远,一定会有收获,一定会有成就。

读书贵在践行。阅读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目的。读书践行,书中的知识就会活起来。阅读中,我们都应该搞清楚书中有什么、书中学什么、读书做什么。通过阅读,不断开阔视野,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实现读书和工作生活的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把思想成果转化为优化工作、优化生活的成果。举例说,阅读党史,就必须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阅读国史,就必须明得失、知兴替。总而言之,读书为了运用,读书为了践行。践行不是背书默语、纸上谈兵,更不是照搬照抄、形而上学,而是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懂得的道理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使工作更有水平,生活更有情趣,人生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