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曹恒锋 胡志超 杨先锋
9月5日,恒济镇建河村玻璃工坊内一片繁忙,工人骆步猛戴着护镜,在自己的工作台位上迎着热浪、叼着吹气管,“派头十足”地加工玻璃茶壶。不一会,玻璃原料经过他的一双巧手,被制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关键是控制火候,这个要1000摄氏度左右,否则加工出来的就是瑕疵品。”说完,他用毛巾使劲擦拭脸上的汗水。
玻璃工坊负责人谢玉超在车间里一边察看生产情况,一边接着客户电话。他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生产时断时续。现在外贸订单量有所回升,预计到年底销售额在300万元左右。我们工坊的工人都是本村村民,加班加点的话每人每月能拿到8000元工资,一对夫妻正常上班的话年收入有15万元。”
玻璃工艺品加工一直是建河村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全村经济支柱产业。60多家加工企业,吸纳500多名村民创业就业。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8月,在镇里大力支持下,一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名为“恒济镇玻璃工坊”的现代厂房建成,全部采用天然气管道输送、氧气集中供应,一下子吸引40多家加工企业入驻,村民们上班更加便捷。“如今,集中管理下的玻璃加工产业愈发红火,1100多个品种销往美、英、德、日、意等国家。”该村党总支书记俞进雷激动地说。
近年来,电商业迅速崛起,成为建河村经济腾飞的新翅膀。全村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建成了1500平方米电商服务中心,发展玻璃工艺品电商36户,开设网点100多个,线上线下年销售额超亿元。
除了玻璃工艺品加工产业,建河村还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提升水产养殖智能化、生态化水平,延长水产加工、水产贸易、农旅融合等产业链,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村民人均纯收入31750元,村集体年收入150万元,每年拿出70万元分红发给村民。”俞进雷介绍,全体村民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机插秧等补助,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民意外伤害保险等,都由村集体负担。对村里70岁以下老人,每人每年给予200元慰问金,70岁以上老人是300元。对低收入农户和困难群体,村里加大帮扶力度,并通过安排就业等措施提高他们的收入。
建河村是全国文明村、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何在新时代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俞进雷表示,建河村围绕“建河有礼”品牌定位和“创意、休闲、艺术、轻奢的水乡亲子文创村”发展定位,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将村里的红色遗存、优美环境、舞龙文化、水产资源以及玻璃产业形成的红色、绿色、金色、银色、彩色等“五种颜色”注入乡村旅游,创建4A级旅游景点,增加旅游收入,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