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文化 > 详情

非遗剪纸助力“扫黄打非”宣传进万家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2-05-05

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促进形成全社会全领域全天候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局面,五一假期期间,县委宣传部、县“扫黄打非”办组织县非遗项目“冈西剪纸”传承人唐进文、施君君创作“扫黄打非”系列剪纸作品,助力“扫黄打非”知识宣传走进千家万户。

我县非遗项目“冈西剪纸”传承人唐进文、施君君,以淮剧中的“生旦净丑”为主线,创作了“扫黄打非”剪纸作品。一幅幅作品构思巧妙、线条流畅、主题鲜明,在传统创作手法和风格的基础上,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什么是“黄”什么是“非”等内容,使传统剪纸文化与“扫黄打非”有机结合,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寄托人民群众对净化文化环境、呵护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美好期许。

“扫黄打非”系列剪纸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普及“扫黄打非”知识,让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概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引导群众健康上网、远离文化垃圾,拒绝非法有害的少儿出版物,有效增强了群众抵制有害出版物的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近年来,我县“扫黄打非”工作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结合区域实际组织开展“清源”“固边”“净网”“护苗”“秋风”等系列专项行动,有力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有效减少了违法经营活动,人民群众对文化市场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为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给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县多次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清理整治工作,重点打击销售盗版教辅读物、有害卡通画册及含有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出版物的违法行为,并持续推进“护苗”正面宣传引导。

县“扫黄打非”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非遗剪纸和“扫黄打非”宣传相结合,是新形势下“扫黄打非”宣传教育的一种尝试。下一步,将借助更多的非遗文化载体,让青少年在多姿多彩的非遗传承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在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中提高对“扫黄打非”的认识,拒绝非法出版物,自觉抵制有害思想文化的侵袭,持续把“扫黄打非”工作推向纵深,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崔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