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李世安 刘长力
在建湖历史人物中,明代御史刘洵是一位值得推崇的乡贤。
据地方史志和刘氏老谱记载,刘洵(1369—1438),字彝川,号达泉,今建湖县高作镇涔庄人。涔庄刘氏源自姑苏,元末,为避战乱,刘洵的祖父刘焕亭带着妻、儿,冒着烽火,渡江北上,来到偏僻的盐城西北乡,卜筑于塘河西畔。这里原是荒滩无名地,焕亭公带领其子刘涔在此拓荒开地,勤奋农耕,始为宜居宜业之地。世人念记刘氏创业开基之劳,即以刘涔之名为其居地涔庄名。后来,涔庄刘氏人丁兴盛,不断向外拓展,又在附近开发了东涔庄、西涔庄、前涔庄、后涔庄、中涔庄,刘氏逐渐成为一方旺族。
涔庄是移民刘氏的发迹地,也是明代御史刘洵的出生地。迁盐(涔庄)始祖焕亭公乃饱学之士,在姑苏向以耕读兴家著称。落籍后仍以耕读传家,矢志耕耘,诵读不辍,借读书振起家声。刘洵是二世祖刘涔之子,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幼受庭训,才冠乡里。史书上说他:“幼而修之于家,壮而行之于外,莅官作世,大有殊勋。”永乐三年(1405),刘洵应乡试得贡,举进士,授河南怀庆府知府,为官清正,升任御史,外放为四川按察使。御史是皇帝身边的人,在丞相和太尉之下,是监察百官的官员,其他大臣和地方大员都敬畏他。在任上,刘洵坚持公道,担当道义,清廉自守,秉公办事,芳誉远播。仁宗、宣宗、英宗先后降诏褒奖,赞曰:“发迹淮东,列官河右,持躬忠恕,管理精明。”并因之赐其祖父焕亭公为朝议大夫(四品),赐其父刘涔公为文林郎(七品)。
刘洵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瘼,有“亲民之吏”誉称。他做官后念念不忘乡梓,竭力为百姓谋福祉。他造福乡里的善举代代传颂:其一,捐资开挖御史沟。西塘河之西、建阳镇东北这段地,没有内河,古称“实心套”,是个易涝易旱的地方。相传刘洵有一年从任上回乡省亲,其时正逢春耕时节,久旱不雨,禾苗焦枯,民众忧心忡忡。刘洵见此情景,认为“民事不可缓”,遂献粮捐资,组织民众开沟引水。对一些小户因开沟所损良田,他用自家土地来补偿,因此很得民心,及时开好十里南北沟。沟成之后,干旱的土地引来建港沟水滋润禾苗,庄稼获得了好收成。家乡人民非常感谢他,把这条沟定名为“御史沟”。刘洵死后归葬故里,乡人为他修墓立碑,流传至今。
其二,用自家田地垒土筑墩让穷人避洪。黄河夺淮后,这一带因地势低洼而成为“洪泛区”,水患频繁,乡人受害不浅。每遇洪水过境,不光屋塌田没,连人畜也无处藏身,漂溺者甚多。刘氏出于善心,主动在自家田地上筑高墩,供乡人临时避难。刘洵废田筑墩,曾救活了不少穷人,被乡人称之为“救命墩”。抗日战争前,建阳东北还遗存三四座“救命墩”,后为阻止日军乘汽艇从水路下乡扫荡,“救命墩”才被我军民取土打坝所废。
其三,晚年不忘社稷,发动族人抗倭。刘洵告老还乡之时,正值日本倭寇强盗集团侵犯我东南沿海,因境东近海地区戒备不严,时有倭寇偷袭,深入内地骚扰抢掠,西北乡人民深受其害。其时,刘洵年事已高,又有老年病缠身,不能直接参战,就发动民众自卫,并令文武齐备的长子刘燕居带领族人抗倭。在抗倭斗争中,刘氏孙男子侄全部出动,不顾个人安危,奋勇迎敌。在参加海防军狙击侵占姚天荡倭寇时,曾用竹枪(长竹削尖)刺杀倭寇多人。倭寇见我方人多势众,不敢恋战,便乘风开洋而去。后来,刘燕居受到朝廷器重,被分发湖南长沙府宁乡县任知县,坚守家训,造福为民,乃一代清官,口碑极好。
在民间,还流传刘氏捐资在黄沟上造桥的佳话,此桥被乡人称为“刘桥”,解决了行人“过河滩”问题。如今虽有公路桥,但“刘桥”名已作地名永远存在,这也是对当年造桥人的思念。历史上每遇饥荒年头,刘氏先人不是开仓放粮,就是为穷人施舍饭粥。“扬善举,济世救贫”,已成为刘氏家风家训代代相传。
刘洵故去快600年了,而家乡人民仍在深深地怀念着他。刘洵的芳名已被载入地方志书和《盐城史话》《建湖文史》。民国初,盐城劝学所还将刘洵事迹编入盐城乡土教材,在盐邑国民学校和高等小学沿用10多年,可谓影响深远。进入新世纪,盐城市特在城区名景街道“盐城明城景区”为刘洵雕塑了一座带领百姓开河治水的群塑群雕,作为盐城重要人文图景供游人瞻仰。同时,坐落在御史沟东首的刘洵之墓,被建湖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新立碑勒石。几百年来,刘洵的墓陵一直维护较好。园陵及其四周,潺潺溪水萦绕,森森松柏常青。大理石制作的刘洵墓碑矗立于高台中间,供人们缅怀。如今刘洵陵园既是地方的德育基地,也将成为全域旅游的一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