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整治、土壤污染防治……利剑出鞘,重拳治污,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环保攻坚战,是高新区亮出的一张张“绿色王牌”。
近年来,高新区将环境保护作为惠民生、促发展、调结构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树木蓊郁,满目叠翠。漫步在高新区企业、村居,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这里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真金白银,推动环境防治。从2019年开始,高新区每年投入80多万元,先后在李夏沟东、李夏沟西、盂兰河南、盂兰河北、走马沟、金桥一组河、西干河、新朱尤沟河,建成8座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并投入使用,安排专人对站点进行维护及药剂更换,确保水环境实时数据随时监测。今年下半年,该区将在辖区内上游棉粮河、下游晏荡沟分别建设2台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成为全县唯一水环境治理县级河道以上全覆盖的镇区。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分9批建设了总长17公里的污水管网主管道,确保铺设到每家企业,全区工业企业接管率达93%,住宅小区接管率达90%。作为县2021年“两重一实”重点工程之一的翠湖新村和西塘丽景小区环境改造(污水治理)提升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之中,6月底将完成接管,确保住宅小区污水管网接管率达100%。目前,该区已建成省控大气污染自动在线监测点、大气污染降尘检测点各一座。今年将投入300万元陆续建设两座空气质量自动在线监测站,形成辖区内大气污染防治全覆盖。
重拳治污,严格落实责任。高新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不断细化、量化、实化、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污染防治攻坚责任体系,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等专项整治。
对涉及到喷涂和Vocs排放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对其不定期检查;对园区所有工贸企业进行每月巡查一次,督促企业废气排放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禁止Vocs超标排放。区建设环保局和综合执法局在辖区内常态化巡查,禁止企业、住宅小区内焚烧枯枝落叶和生活垃圾;对辖区内所有餐饮行业进行排查,禁止无油烟净化排放油烟、露天烧烤等;对建筑工地进行常态化巡查,督促雾炮、喷淋等扬尘治理设施正常开启;对有重点排污(废水)企业,全部按照《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要求,建设完成废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行,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至污水管网;对产生危险废物的重点企业,全部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公司进行处置,并要求所有企业与园区签订环保承诺书,严禁偷排工业废水、填埋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从严处理。
常态督查,确保取得实效。近日,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带领建设环保局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车间进行实地检查,从生产设备及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情况、生产记录台账、环保治理设施运行台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检查,并同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要求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履行好环保主体责任;深入小区内查看污水管网建设情况,推动城镇污水处理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全面转变。该区通过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在建工地、拆迁工地、秸秆焚烧、涉气工业企业等进行常态化巡查。通过建立督查通报、工作调度机制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考核机制,将年度环保相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责任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班子成员考核重要依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失责追责”。
郑政 赵刚 肖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