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中柱中学位于上冈镇草堰口社区,1958年建校,原为建湖县草堰初级中学,1994年、1997年堰西初中、院道初中先后并入该校;1999年刚毅初中并入永丰中学,2003年永丰中学并入该校。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陈中柱,于2010年4月正式更名为“建湖县草堰口中柱初级中学”。2020年12月,在校学生402人,教学班级9个,教职工51人。
校园概况
中柱中学占地60亩,建筑总面积6660平方米,操场面积8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功能室、活动室等。
近年来,全校40多人次参加市内外举行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10多人在市、县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获奖。中柱中学全面推行“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校本化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质量逐年提升。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连续多年获县初中乒乓球赛团体一等奖,多名学生在县艺体竞赛中获奖。
缅怀先烈
陈中柱(1906~1941),原名为让,字退之,建湖县草堰口人。年轻时在上海当电车售票员,接触过一些进步青年。后考入江苏警官学校,旋又转入南京军官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编入黄埔军校六期。结业后,在中央大学任军训教官,随后在北宁路、津浦路等交警队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以徐州、鲁南为基地,组织铁路员工、学生成立战地服务团,被军事委员会委任为战地特种工作团第三总队少将团长。后升任第二路军第二旅旅长。台儿庄战役中,他率部配合主力部队行动。主力部队西撤后,该部在徐州以东与日军激战,伤亡惨重,部队冲散。1938年底,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李明扬委任陈中柱为该部第四纵队少将司令。陈中柱在徐州一带召集旧部,重组人枪,在苏鲁皖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次年春,他率部在安徽灵璧县戚家圩与日军作战,毙伤敌军多名,但所部损失不小。同年秋,该纵队奉命南下泰州。陈中柱热心抗日,治军严格,重视文化宣传,深受李明扬信赖。1940年夏,陈毅与李明扬在泰州达成合作抗日协议,陈中柱参加谈判。他很钦佩陈毅的远见卓识,对共产党、新四军的认识有所改变,并派人运送一批军需物资赠给新四军。黄桥战役时,他信守诺言,按兵不动。陈毅几次派人前往泰州做工作,争取他,他也派出代表与陈毅联系,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1941年2月,李长江率部叛国投敌,陈中柱赶忙率部从塘头突围,转移至靠近新四军防区的兴化县卢家宅。1941年6月底,日伪军五路分进,“合剿”陈中柱防区。陈中柱率部苦战三昼夜,伤亡惨重,最后被敌伪包围在一个狭窄地带里。他率残部在武家泽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以身殉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授陈中柱为陆军中将。198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2009年,陈中柱将军入选“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9月,陈中柱名列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薪火相传
1999年,陈中柱烈士遗孀王志芳关心烈士家乡教育事业,在草堰口初级中学设立“中柱奖学金”,奖励学校的优秀师生。2000年,捐赠5万元人民币,装修校区教学楼。2006年,陈中柱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向学校捐赠5万澳元,建造陈中柱将军塑像一座,建立“陈中柱将军史料陈列室”,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底,王志芳女士于澳洲去世,临终前嘱其后辈要继续关心家乡教育,每年如期颁发“中柱奖学金”,至2020年底,已颁22期,400多名师生获奖。
中柱中学秉承“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教育理念,深入推进精致管理,深化学校各项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内涵,创塑学校特色,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经过几代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学校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新优质初中创建使学校在教育思想、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办学效益大幅度提升。近年来,先后获评 “江苏省标准化建设先进校”“盐城市绿色学校”“盐城市健康促进铜牌学校”“建湖县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
朱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