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我县水利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1-01-28

​“十三五”期间,我县水利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抓好工程建设、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提升和行业监管,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先后3年荣获县综合考核一等奖。

重抓工程项目建设,水利建设有了新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县组织实施射阳河整治、西塘河整治、洼地治理,以及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千亿斤粮田、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治理、圩堤达标建设、病险闸站维养、供水安全提升等 12 项水利工程。疏浚整治河道1711 条,加修加固不达标圩堤 344 公里 432万方,新(拆)建改造病险闸站 537座。2019 年,全省县级最大单体水利工程项目获批实施,总投资 14.8 亿元。

重抓安全水利建设,防汛能力有了新支撑。围绕指挥有力、调度有序的目标,全面加强圩区建设,全县62个圩区圩堤达标率 97%,总排涝流量达1000 立方米/秒以上,排涝模数达到0.93,排涝能力位居全市前列。全县防汛储备“三袋”超过100 万只、木材 480 立方米、流动机泵 1300 多台套。按照“查严、查细、查实”要求,扎实开展汛前检查,完善防洪、抗旱、防台、供水等应急预案,超前谋划快速反应,及时化解台风、强降雨灾害风险,全县连续多年安全度汛。

重抓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有了新业绩。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三条红线”不突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5年年均 102.1 立方米,2020年 79.4 立方米,比“十二五”下降 40%。加强水功能区整治与监测,西塘河、戛粮河 2个水源地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大运河、西塘河、戛粮河 3 个水源地与城南、上冈2个水厂并网连通,城乡供水不断优化,连续多年实现安全供水、优质供水。坚持节水优先,在建成省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的基础上,抓巩固抓提升,顺利通过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省级技术评估,并顺利通过行政验收。加强地下水管控,封填深井 133 眼,在全市率先完成地下水压采目标,市水利局专门在我县召开全市深井封填现场会推广建湖经验做法。

重抓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有了新提升。制定《生态河道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2019年重点打造生态河道 44条,对旅游公路 331省道沿线两侧 22 条河道实施生态提升。2020年计划建设生态河道 33 条,除建阳项目区6条河道正在扫尾,其余河道疏浚和护岸建设已全部完成。农村河道疏浚 3375 万方。其中,2020年河道疏浚 463 万方,市政府要求实施的227条村庄河塘整治任务全部完成。

重抓河湖长制建设,水环境治理有了新力度。全力推进落实河湖长制,制订《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湖荡湖泊网格化管理方案》,设置县、镇、村三级河长 1079 名,各级湖长 11名、网格长 5名,设置并及时更换公示牌 2515 块。全面推广河长利用APP,全力服务省市县三级河长、湖长巡河治河。县、镇、村三级河长湖长巡河17万次。加快河湖确权划界,按时完成 29 个省定骨干河道、省管湖泊管理范围划定任务,全部通过省市验收。农村河道管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考核,位列省第一等次和优秀等级。加强部门联动,扎实开展河湖“两违三乱”整治专项行动,省市交办“三乱”问题 96个已全部完成销号,2019、2020年度交办“两违”问题 228个,已完成 221个,其余7个正在抓紧扫尾。拆除阻水障碍物 330 处,清理住家船舶674 条。在黄沙港上游定点拦截打捞漂浮物,实行常态化保洁。利用河长制平台助推农村河道保洁,农村河道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刘世一 刘萍 王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