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县委陈书记的讲话并不长,但是内涵十分丰富,为我们政协委员履职尽责指明了新方向。”1月5日,听了县委陈书记在县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后,县政协委员、县教育局学前教育办公室幼教教研员夏建玉深有感触地说。
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以及全社会都息息相关。据了解,我县有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酿成悲剧,让人触目惊心,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夏建玉就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发挥学校主导性作用。注重师资培训,对全体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性培训,提高专、兼职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开设心理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和考评考核中,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切实做到有师资、有计划、有内容、有课时。二是重视家庭基础性作用。坚持因人制宜,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坚持家校互动,建立家校活动日制度,组织家长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帮助孩子释疑解惑,排解负面情绪。三是强化社会联动性作用。教育局、关工委、共青团、工会、妇联、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对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问题齐抓共管,为残缺家庭子女、特困户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孩子提供针对性帮助。相关部门要通过媒体、公众号、宣传栏、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