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十三五”以来,我县扎实开展“产业集聚提升年”活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平台载体建设,产业质态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近日,记者走进苏州东福电子科技公司建湖工厂无尘车间看到,一个个亮晶晶的小颗粒正经过生产线加工变成TV扩散板,而仅仅一条这样的生产线,每天就可以生产10吨TV扩散板。
苏州东福电子科技公司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苏州东山镇产业园。该公司占地6000平方米的建湖工厂无尘车间于2020年6月份开始厂区规划布局,当年7月份进行产品打样,9月份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东福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产品主要供货小米、创维、海尔等公司,设备有挤出、成型切割印刷生产线、清洁、检测线等,主要设备为台湾生产。
“十三五”期间,我县始终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孵育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深化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全力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科技产品,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市场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整合国家石油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石油机械研究所等资源,优化提升检验检测、科技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功能,加快推动“建湖制造”升级为“建湖智造”。五年来,我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中国驰名商标2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45%,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省创新型城市试点县,建湖科创园建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与此同时,我县加快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园区载体整合提升,形成“两区一园”发展新格局。“两区一园”紧紧围绕“对内提份额、对外争位次”的目标定位,对照“八有”标准持续推进整合提升,深入开展“等级创建”,全力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把园区做大做优做强。牢固树立质量效益导向,强化“税收为零、项目为零”理念,建立以设备投入为核心的项目用地制度和以入库税收为核心的企业评价制度,加强对项目用地规模、亩均产出、税收贡献等指标的全程监管,持续开展“三项清理”工作,加大僵尸企业处置力度,把有限的资源向优质项目、优势企业集聚。积极探索“去行政化”改革,优化园区机构职能,实行更加灵活的人事、薪酬制度,提升园区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运作水平,着力构建精简集中、务实高效的运行体制。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加快盐海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工业邻里中心等载体建设,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仓储、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赵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