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柱、农业创新发展的主力。”颜单镇任杨村党委书记孙海波介绍,“我村已有稻谷、荷藕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两大产业链,呈现龙头带动、双龙竞舞的勃勃生机,走出一条高质量特色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固基强龙 做大产业链
“双创”号召唤发了任杨人的奋斗激情,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颖而出,相继成立稻藕种植、禾渔结合等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这些组织在地方党委的引领支持下得以巩固壮大。2012年,荷藕种植大户朱成钢集股投资2000万元,创建“盐城恒辉食品有限公司”,研制“水煮莲藕”“泡椒莲藕”等系列产品120种,年产4500吨,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徐正青以农机服务和谷物种植两个专业合作社为基础,2016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与大学毕业的儿子徐扬键携手创建“江苏米业有限公司”,年加工“建湖大米”600吨,2020年又投资3000万元,建成智能化规模化米厂,产能扩到5000吨。稻谷、荷藕种加销一条龙产业链总产值达1.5亿元。
外引内促 孵化新龙头
随着农业产业链做大做优,龙头企业孵化功能日趋增强。村党委因势利导,推进龙头企业群的形成和发展,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
引进外商,新上龙头项目。日本立花株式会社是恒辉公司经销商,对中国藕制品看好。恒辉董事长朱成钢引导该社社长立花辉夫前来任杨村考察,该客商遂投资210万美元,注册成立“江苏德辉食品有限公司”,依托恒辉公司工艺技术,年加工藕制品1800吨,产值1700万元。
培育扶持,再生加工企业。邻村荷藕种植大户沈文新投资700万元,成立“建湖三莲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藕制品1200吨。正清米业公司不仅支持新办1爿米厂,还引导2家米厂改造提升,扩大产能,并帮扶粮渔、畜禽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供扩大再生产的贷款担保。承租农户流转土地1000亩的“渔谷香家庭农场”注册资金500万元,成立“盐城市禾田渔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稻谷450吨、龙虾120吨、成鳖5吨,亩产值8000元,总产值800万元,目前该公司正着手新上水产品深加工项目。
以龙带农 拓宽致富路
龙头企业积极发挥“三带”作用:一是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已达260人,年增工资收入1100万元。二是带动农民自主经营,百户农民种植稻谷近万亩(含本县高新区走马村、宝应射阳湖镇农民流转土地6000亩),40户种植荷藕3500亩(含紧邻建阳镇20户2000亩)。三是带动农民转型成长,全村已有30人从体力型传统农民转化为智慧型职业农民,正向智能化数字化农业发展之路迈步前行。
徐春风 沈文标 刘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