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周维伯: 忆峥嵘岁月 思今之不易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0-10-12

编者按: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即日起,《建湖日报》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以此纪念那些最可爱的人。

周维伯近照。  高婷婷 摄

周维伯,1925年出生,1942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新四军3师8旅某团当通讯员。先后在东北第四野战军2纵4师11团侦察队任排长、2纵4师11团2营机枪连任政治指导员、解放军39军115师344团2营4连任连长等职。1982年6月离休。

初见周维伯时,他正在房间里整理一件微微泛黄的军装,上面挂满了军功章。“这是辽沈战役的,这是平津战役的,这是抗美援朝的,这是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的……”老人自豪地说。虽经历无数次战火硝烟,但军装依然整洁,而一枚枚军功章更是见证着峥嵘岁月。

17岁参军后,周维伯曾参加攻打射阳、阜宁、清江以及辽沈、平津、渡江、广西剿匪,攻克平壤、汉城等著名战役和大小战斗数百次。1950年参加完国庆阅兵,周维伯就随首批部队直接开赴朝鲜战场。“为了保密,当时首批入朝部队全都换上了朝鲜服装。”周维伯说。从清川江战斗到云山战斗,从上下九洞战斗到铁原阻击战,打完一个地方再流动到另一个地方,路上随处可见炮弹和地雷,“战斗中,敌人一个炮弹就把负责吹集结号的营长胳膊打飞,朝鲜战场是很残酷的。”回忆起当年的战斗场景,周维伯几度哽咽。

采访中,周维伯给我们分享了一件在朝鲜战场上难忘的经历。他说:“朝鲜的冬天非常寒冷,零下几十度。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我的大头鞋被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双脚都冻得肿起来,当时心里非常着急,就想用热水尽快化开。后来,我的这一想法被朝鲜阿妈妮(朝鲜语,相当于中国的“妈妈)及时制止。她用雪帮我反复搓脚和腿,最后才保住了我的双腿和双脚。”为了感谢朝鲜阿妈妮,周维伯就把当时缴获的美军的一个降落伞送给了她。阿妈妮很高兴,用降落伞给2个女儿和自己各做了一件朝鲜大裙子。微风中飘逸的大裙子,穿在身上很漂亮。

受周维伯影响,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在1970年和1977年分别入伍。大儿子周海燕在1979年随原广州军区42军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曾三次入境越南前线作战。二儿子周海林在海军东海舰队舟山基地侦察船大队也参加了配合对越自卫反击战。“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军人。我们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军人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耳濡目染。我的父亲经常给我们讲红色故事,教育子女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勉励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二儿子周海林说。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