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筑好富民路 织就幸福景——“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纪实​

2020-09-10

 初秋时节,行走水乡大地,一条条“畅、洁、绿、美、安”的“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如同一个个毛细血管连接城乡,通达远方,极大地改善全县80万人民的出行,织就人们奔向美好未来的幸福愿景。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目标,对标找差,靶向发力,持续纵深推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取得显著成效。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授予38个县(市、区)2019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建湖名列其中。

坚持“建好”是前提,攻坚会战抓建设。201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抢抓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历史性机遇,结合镇区规划及乡村振兴战略,重抓规划衔接和联网畅通,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掀起新一轮农村公路攻坚会战的建设热潮,重点消灭“断头路”“非字路”,优先保证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联网畅通,优先实施保障镇村公交线路开行的农路提档升级和危桥改造。同时,按照省镇村公交安全运营标准,同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善警示标志标识和安保设施。自2013年以来,全县共投资9.1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603.4公里,危桥改造457座,逐步构建起四通八达、联网畅通的农村公路“微循环”。同时,整合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以奖代补等各部门涉农道路项目资源,同步规划实施3.5米以下美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自2016年项目启动以来,全县累计实施257公里,逐步缓解了群众出行最后几十米难题。截至2019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649.5公里,密度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

坚持“管好”是基础,创新思维抓管理。配套建设同步实施。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同步推进路肩、绿化、安全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在农村公路两侧各流转10米宽,按照“珍贵化、效益化、彩色化”要求,栽植苗木,努力实现“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自2013年以来,全县共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645公里,设置限高门架265处。环境整治常态开展。抓住“五项行动”契机,集中精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113公里,实施绿化195万平方米,全县双车道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基本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综合治理纠建并举。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处置安全隐患;开展联合治超,重拳治理运输违章;强化舆论宣传,摆摊设点、进村入户,宣传公路法律法规,全面增强全员爱路护路意识。

坚持“护好”是保障,建章立制抓养护。政策有保障。县政府出台《建湖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办法》,从2015年起,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解决省补养护经费缺口,以后按实逐年递增。责任有明确。县、镇两级均设置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营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将农村公路管养纳入政府行政考核,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做到组织制度、标准规范、考核奖惩“三到位”,队伍、责任、资金“三落实”。机制有创新。推行招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养护等模式,整合河道保洁、垃圾收集和农路管护等项目资金,合并发包,有效落实养护队伍和资金渠道,切实提高农村路网运行效益。

坚持“运营好”是目的,统筹协调抓运营。按照“路、站、运”统筹协调的原则和“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镇村公交全覆盖圆满实现。先后设置候车亭67座、站牌186面,建设公交停车场站14个,开通镇村公交线路39条,投入车辆39辆,全县镇村公交覆盖率达100%。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初步构建。依托既有客运站和邮政、供销社、电商服务网点及各级小卖部等设施资源,加快县、镇、村三级农村公路物流网络体系建设。目前,全县挂牌建成县级物流分拨中心2个、镇级物流服务站14个、农村物流服务点198个,为助力乡村振兴、推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支撑新动能。

尤彪 马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