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以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为契机,立足我县生态资源禀赋,做强生态经济,做优生态治理,全力加快绿色转型,率先实现绿色跨越。
关键词:推动生态农业提质
解读: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然选择。建湖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经过长期努力实践,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但建湖生态农业的优势和质量仍需要进一步创塑和提升,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整合农业资源,调高调优产业结构,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报告指出,扩大生态农业规模,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一镇一园区”提档升级,大力推行“稻虾共作”“藕虾共作”等生态种养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的规模效应和综合效益。年内新发展稻田综合种养7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到80%。叫响生态农业品牌,放大“建湖大米”“九龙口冲浪鱼”等品牌效应,持续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建湖大米”“九龙口大闸蟹”“九龙口荷藕”争创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延长生态农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做大做强正源创辉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持续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下半年再引进实施超千万元农产品加工项目4个,网上农产品销售达22亿元。
关键词:推动生态旅游提速
解读:推动生态旅游,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迫切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据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测算,在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收入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已成为整个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当前,我们要抓住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窗口期,大力推动生态旅游提速,重抓品牌建设、全域旅游、旅游融合、服务提质等工作,用钉钉子的精神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积极抢抓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契机,大力探索“旅游+”新模式,深度挖掘生态旅游资源。聚焦九龙口旅游度假区,深化与盐城城投集团、上海春秋集团等战略合作,抓紧推进淮剧小镇、温泉度假文旅综合体、荡东民宿等重点工程建设,都天庙古戏台本月底建成运营。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加强与大纵湖、马家荡等景点统筹发展,建立资源共享、区域联动、信息互通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机制,着力打造“大生态”旅游格局。注重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依托市旅游公路2号线,高水平开发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具有里下河水乡特色的旅游景观廊道。九龙口镇收成村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关键词:推动生态治理提优
解读: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建湖的生命线,也是建湖的鲜明底色和竞争优势。天蓝、地绿、水清是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需要我们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把生态治理作为一种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坚守“生态红线”和“绿色底线”, 以零容忍的态度,以最坚定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最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去谋划、动真格去推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报告指出,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彰显绿色生态底色。重抓源头治理,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加大生态园区创建力度,引导督促企业大力实施提标改造,积极推广清洁生产,依法履行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企业低碳化和能源绿色化。突出示范引领,强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持续推进退圩还湖、退渔还荡,加强河道疏浚、芦苇养护、湿地荡滩及护坡林带建设。注重常态长效,高标准抓好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工作,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压实“河长制”“湖长制”责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PM2.5平均浓度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夏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