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建湖要闻 > 详情

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0-08-10

紧扣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坚持重点重抓,加强探索实践,打造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展现“新鱼米之乡”的时代风貌。

关键词:推进农房改善

解读: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建湖最大的短板在农村,农村最大的短板在农房。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先进地区、既定目标和群众期待,自觉站位全局,把推进农房改善工作列入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立足农民利益推动工作,对标对表,压实责任,抢抓进度,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办实办好,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走上好路子、过上好日子”。

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农房改善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主攻点,紧扣2.0版要求,坚持“点线面”结合,重点围绕盐徐高铁、市旅游公路2号线沿线,突出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加大村庄改造力度,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今年实施的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交付。突出新老联动、新老融合,坚持“建新居”与“改旧村”同步推进,完善村庄规划,沿袭自然肌理,注重文化传承,形成一致风貌。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农村面貌的基础环节,对照“六通十有”标准,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统筹抓好厕所革命、垃圾分类、黑臭河道整治、村庄河塘整治、生态样板河道建设,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收官战,全力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

解读: 近年来,我县把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拓展发展空间,修复生态环境,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抓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助推了乡村振兴,促进产业转型,推动了建湖高质量发展。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事关我县今后发展用地保障,也是破解用地空间制约、提升耕地质量、实现强村富民的根本出路。因此,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规划引领,综合统筹推进,充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把“金钥匙”,打开农村深睡土地的突破口、农民美好生活的幸福门,全力增加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

报告指出,在大力推进高作镇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基础上,按照“投入有保障、整治有标准、土地有规模、收益有提高”的原则,围绕整治内容、整治标准、投入机制等方面,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多种管用的整治模式,全力推动土地条田化、农业农场化、耕作机械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吸引力。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2.5万亩,恒济镇、九龙口镇争取纳入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深入推进“两试点一治理”,抓紧扫尾、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农场,突出对非法侵占、违建违章以及不规范合同等侵害公共利益顽疾治理,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为集体创收益。

关键词:创新基层治理

解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重要一环。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社会治理的第一线。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报告指出,要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促进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全面推广上冈经济发达镇“1+4”改革经验,加快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抓紧建立县镇两级综合指挥中心,突出系统集成,科学赋权明责,合理设置职能机构,努力形成职责清晰、分级负责、上下贯通、服务高效的运行模式。扎实推进“警格+网格”双格融合,加强县镇村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实体化建设,全面推开“1+3N”治理模式,努力实现“小网格”托起“大平安”。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开展最美系列、文明系列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夏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