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未来发展赢得主动、拓展空间。
关键词:接轨上海
解读: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开放、接轨高端、接轨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提高站位、着眼长远、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建湖与上海地缘相近、经济相融、人文相亲的优势,通过学习上海、服务上海、联通上海,重点做好上海产业项目承接、园区合作、农产品市场对接、生态康养合作等文章,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争地位、有作为。
报告指出,积极承接上海产业项目和创新资源的溢出效应,组织开展先进制造业专题招商、上海(建湖)科创资源对接会等活动,深化与上海嘉定工业区、松江综合保税区、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加强与上海电气、上海建工、上电科等大型国企对接,年内新招引长三角地区超亿元产业项目36个。围绕丰富上海“米袋子”“菜篮子”,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以高品质绿色农产品在上海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年内新设立或提升农产品直营店10家。加强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对接,推进合作办学和教育交流,与上海三甲医院构建坐诊讲学、远程医疗机制,主动对接上海风投、创投等前沿金融资源,共享上海优质资源。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深入研究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争取更多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进入国家和省、市以及上海市规划“盘子”。
关键词:城市品质
解读: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城市品质就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建设高品质的城市,才有高品质的生活。在经营城市过程中,我们要用精细化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文明水平,不断彰显城市特色、城市能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报告指出,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为引领,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积极打造精致精美城市。突出完善新城区功能,加快推进爱琴海购物公园、广益来财富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积极培育新零售、定制消费、家政服务等城市经济,努力营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落细落实“十没有、二十有”城市精细化建管要求,突出标本兼治和常态长效,持续实施“十大提升行动”,继续抓好后街背巷黑色化改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完善、黑臭水体整治、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城市智能停车系统建设、人行道板修缮等重点工作,大力整治农贸市场周边环境、交通秩序、违法建设、出店经营等问题,确保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升城市经营水平,做足做活土地储备文章,深入挖掘城市各类资产资源,促进保值增值。加快实施配套工程,年内完成建宝路北段快速化改造、人民北路改造工程,精心打磨城东森林公园,完善提升城市骨干道路背景林,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关键词:营商环境
解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营商环境的优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市场主体是否顺畅、充分地享受政策红利,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前,我们要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下大力气、啃硬骨头,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痛点堵点,把建湖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热土和发展高地。
报告指出,着力营造“高效率”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扩大“2330”改革成果,深入开展“不见面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实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最大限度地减环节、压时限、提效率,确保今年营商环境指数在省内位次前移。着力营造“低成本”的投资环境,围绕减少企业初始投入,从土地、厂房等要素入手,想方设法帮助落户项目降低前期投入;围绕企业普遍反映的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积极打造里下河物流园区,大力引培龙头物流企业,加快布局电商快递物流、城市商贸物流、冷链物流等新兴物流,千方百计减少企业物流成本;围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20亿元风险应急资金池,健全常态化银企协调机制,引导银行拓展增量、不抽不压、应转尽转,推动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集聚。着力营造“规范化”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肃查处滥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强化涉企信用监管,建立健全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企业诚信度。
夏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