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近年来,我县依托江苏现代农业(青虾)产业体系中心专家团队技术力量,强化建湖(青虾)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开展“青虾+河蟹”绿色高效养殖模式试验示范,科学引导青虾产业发展,助推全县水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提升“建湖青虾”地理标志品牌。以青虾产业体系基地建设为契机,确定“建设青虾产业基地,提升地标品牌价值”目标定位。引进“太湖2号”青虾新品种,开展青虾与河蟹套养试验示范养殖,优化我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促进“建湖青虾”地理标志品牌与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建湖青虾”基地建设情况,制订“建湖青虾”地理标志运用管理规则,基地建设主体坚持市场导向,加快调整渔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逐步形成示范养殖、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格局。
加快建设核心基地和推广示范点。高标准建设核心基地1个,精心选定示范点5个和16户饲养户,覆盖沿荡5个水产养殖重点镇区,面积近700亩。为推广示范点养殖户免费发放青虾虾苗和饲料,定期举办培训班、养殖经验座谈会,提高示范户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技能,有效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引导虾农采用虾蟹套养模式,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发挥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渔民稳定发展和持续增收。
全力做好套养模式试验示范。邀请青虾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现场指导,及时帮助解决营养与饲料、虾病防控、苗种繁育等技术难题。结合青虾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基地团队成员编写“太湖2号”青虾健康养殖管理技术,为大面积推广“青虾+河蟹”套养模式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多措并举助力示范点克服疫情影响,抢抓生产季节,全面落实塘口管理技术措施,完成塘口改造、引苗投放等工作。经专家测产,核心养殖基地苗种繁育塘口亩产虾苗达75.5万尾,主养塘口青虾亩产量达54千克,核心区亩增效可达1000元,推广区亩产青虾11千克,平均亩增效达600元。
实施建设青虾产业技术体系推广基地,将进一步改变我县传统河蟹养殖方式,推广蟹池套养青虾养殖技术模式,增加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助推全县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建科教 杨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