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渔光互补”风光又富民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0-07-17

火热夏天,活力满满。7月15日,记者来到沿河镇国能渔光互补农业示范园,满眼望去,一片绿毯向远方延伸,这个万亩园区,集光伏发电、循环养殖、生态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是颇具名气的生态园、养殖园、致富园、幸福园。

在园区内,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除草的除草、浇水的浇水、撒饲料的撒饲料……据园区负责人介绍,正常情况下,有150名农民在园区务工,平均日工资80元左右。在循环水养殖基地务工的潘奶奶告诉记者,她家就在附近村子,上班很方便,一天工资足够她生活,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5年,沿河镇引进渔光互补项目,总投资8.5亿元,流转上万亩土地,新建50MWP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其中,一期于2015年11月建成并网发电,二期于2016年3月建成并网发电。项目充分依托光伏发电特色,采用“渔光互补”模式,实现年发电量6300万千瓦时,年收入6000多万元。“我们利用光伏发电,带动农户脱贫增收。镇上分两期投入5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园区,在全镇确定30户低收入农户参与收益分红,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难题。”项目负责人说。

园区生态循环水养殖让人“眼前一亮”,50个水槽满满的“冲浪鱼”翻滚跳跃。这名负责人说,单个水槽面积110平方米,50个水槽能产750万斤的“冲浪鱼”,年产值达800万元。鱼只要达到5斤即可出槽,全部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型城市,供不应求。

去年下半年,园区拓展4000亩稻虾蟹综合种养项目,正在实施700亩的蟹苗繁育、3000亩的成蟹生态养殖、近300亩的鳜鱼训化养殖等三大板块。整个项目体量规模很大,产出效益高,届时三大板块将实现渔业总产值1.5亿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左右。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