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基地果蔬俏销市场 宝塔农民喜上眉梢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0-07-02

盛夏时节,笔者来到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宝塔片区,田野间、菜园里、果树下,到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园区里品种繁多,丝瓜、小青瓜、西兰花、辣椒、小番茄等,长势喜人。园区负责人介绍,别看这些瓜小,它们很“吃香”,深受大中型超市的青睐。

眼下,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园区内的红瓤西瓜、黄瓤西瓜全面上市。另外,哈密瓜、水果黄瓜、葡萄、桃子等水果,有的已经接近尾声,有的还在生长阶段,果园里果香一片。据了解,一亩地西瓜纯收入达到4000元,每天清晨货车往来不断。

据了解,宝塔镇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依托省院科研成果,每年引进适销对路的蔬菜新品种10多个,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园区拥有尚宝湖、基宝利、宝缘等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近6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年增农民劳务收入1000多万元。

今年,宝塔镇3.6万亩小麦亩均产量在4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达到600公斤,亩均纯收入约750元,是个丰收年、喜悦年。

一直以来,宝塔镇是“建湖大米”的主产区之一,全镇有50亩以上粮食种植户77户,种植面积达1.2万亩,拥有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33家。

近年来,随着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宝塔农民尝到了甜头。红梅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稻田综合套养龙虾,获得粮食丰收、龙虾大卖的“双胜利”。该合作社负责人说,最大的龙虾有两把重,最高峰卖到六七十元一斤,一亩田纯收入达5000元。

加快农业综合效益提升,根本目的还是带农致富。宝塔镇积极探索,通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不断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稻虾共作产业链支部,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50多户劳动力从事养殖劳务服务,务工人员年均收入在2.5万元以上。

今年,宝塔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提高农业补助,激励扶持全程机械化,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率80%以上。

瓜蒌种植是宝塔农业一大特色。瓜蒌是一种中药材,也叫栝楼,它的根、皮、籽都是“宝”,特别是瓜蒌籽已经成为高档休闲食品。近几年,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收购价格稳中有升。

在宝塔“瓜蒌产业扶贫项目基地”,贫困户积分管理办法让人眼前一亮,一分10元钱,做满10个积分,就是100元,积分制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热情,大力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能力。笔者注意到,宝塔、丁仁、丁湾等村农户,基本都是满分考核。通过基地建设,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净增加收入5800元以上。

当前,以瓜蒌为例,正值生产期,少部分已经结果,待到8月份左右真正成熟,瓜蒌被订单式送到安徽等地,制成中药材产品,届时农户可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此外,宝塔镇还依托草制品生产这个传统加工项目,建立“草绳编织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加工草绳、草帘、草包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基地后,每户可获得一台草绳编织机,在合作社技术指导下,从事草绳生产加工,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净增加收入9000元以上。

陈永文 许琴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