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日前,恒济镇党委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推广恒东村党总支打造“红色驿站”服务新型社区群众的做法。
恒济镇是我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试点镇,恒东新型社区是盐城市农房改善“十镇百村”示范村、全省8个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典型案例之一。如何通过党建领航,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是该镇党委党建工作关注的重要课题。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镇村党组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打造“红色驿站”为平台,全面深化和拓展农村新型社区党建工作,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农村新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强化红色驿站阵地建设,确立服务新型社区事项。在农房改善过程中,该镇党委充分考虑到新型社区党建工作开展,把党群服务中心部分功能移居到新型社区中来,着力打造服务新型社区群众的“红色驿站”。根据新型社区党建工作要求和群众需求,“红色驿站”充分利用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健身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党建宣传栏等场所和设施,进行功能整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服务阵地,使社区党员群众学习教育、休闲娱乐、开展活动有个好去处。在抓好阵地建设的同时,镇党委引导村党总支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结合新型社区的具体实际,确立了“红色驿站”工作范围,突出以党建引领服务,及时推出30个与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包括生活服务、证照办理、社会救助、社区管理等多个项目,为“红色驿站”开展服务提供指南。
加强社区党员干部培训,明确服务群众职责分工。新型社区建成后,如何进行管理、开展服务成为党建工作一个新的课题。该村党总支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首先加强党员干部的业务培训,邀请有经验的党建、社区管理专家到村授课。支部一班人还主动走出去,到苏南发达地区参观取经,学习便民服务代理代办、红色物业管理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村党组织还进行深入调研,对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合理分配村干部岗位职责,划定党员服务责任区,建立党员中心户联系群众制度,每个党员中心户门前贴上标识,联系8~10户群众,群众遇到困难或问题直接向党员中心户反映,再由党员中心户向村党(总)支部反馈,并在支部会上进行议事,确定解决办法。对无职党员也设岗定责,分配包干责任区域和联系户,并在党建宣传栏里进行公示。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理论宣讲、关爱未成年人、文化惠民、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生活服务、社区管理等方面开展服务。现在的恒东新型社区,每个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有组织,代理代办有事项,诉求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红色驿站”真正成为服务社区群众的好平台,实现服务社区群众“零距离”。
实施包干定项代理服务,疏通融洽社区干群关系。在建立健全新型社区党员干部服务组织,明确各个服务队的服务职责后,该村党总支引导和带领新型社区党员干部全面开展包干定项代理一系列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组积极带领社区群众当好社区建设质量监管员,主动监督社区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指出存在问题,仅小区绿化花草补植就达10多处。小区每天要收到许多快递,“红色驿站”成了“快递投递点”,值班人员成为沟通联系员,有时还直接把邮件投送到户。新型社区内装潢户较多,党员环保服务队每天派人在小区内巡视,发现乱丢垃圾、毁绿种菜行为及时予以制止。现在,恒东新型社区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包干代理服务项目,实施常态化服务,干群关系显著好转,文明和谐风气日益浓厚。
陶信 史武林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