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在近湖街道神台社区,只要一提起刘永生一家三代人接力扶养、照顾无亲无故的脑瘫残疾人的事,人们就会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这一家人心肠太好啦!”
事情还得追溯到32年前。1987年10月的一天,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接到报案,一名男子携带一名男童,正在原县人民商场拐角处贩卖。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当时无人看护男童,时任所长王正扬想起县航运公司职工刘永生、杨为菊夫妻俩。这对夫妻时年均为38岁,平时工作勤恳,乐于助人,便将男童托付临时寄养,待破案后再转交其亲生父母。
刘永生、杨为菊夫妻二人来到派出所,二话没说,就将孩子抱回家。杨为菊很可怜孩子:“这孩子命苦,这么小的年纪,就被人贩子抱走,离开了父母,我们一定要把孩子缺失的父爱、母爱给补上。”经观察,孩子嘴里只有4颗牙,能走十多步路,年龄大约4岁左右。当天,他们给孩子洗了一把澡,发现孩子身体有点异样,胸部凸凹不平,食指不能弯曲,不会说话。因此,夫妻俩提醒自己,看护孩子更要特别小心。
一年后,犯罪分子进了监狱,公安机关虽下了很大功夫,明确专人专案调查,却未能找到孩子亲生父母。1988年12月底,公安人员来到刘家,征求夫妻俩意见。夫妻俩表示:“我们工资虽不高,但够吃够用,只要有我们一口,就不会把孩子饿着。一年多的相处,我们与孩子已建立起感情,实在舍不得孩子走。”公安机关经再三征求意见,最后帮孩子申报了户口,并取名刘军。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刘军慢慢长大。但在成长过程中,先天性脑瘫的毛病日渐显现。一家人没有嫌弃,更加用心呵护。夫妻俩亲生女儿刘芹,比刘军大6岁,小时候都是姐姐帮母亲为弟弟洗澡。1995年,刘军在水泥地摔了一跤,后脑落地,造成颅脑损伤。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县人民医院,水上派出所闻讯后,随即派人前往探视,并向院方说明刘军身世。县人民医院经过研究,免除所有治疗费用,为刘军做了开颅手术,治好了伤。2006年4月的一天,晚上7点40分,刘军在向阳路与一辆面的车相撞,双腿被撞断,刘永生专程去南通找骨科专家读片、咨询手术方案,家里共花去1.75万元,先后做了3次手术。刘永生说:“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下的一点积蓄,为给刘军治伤,全部花光了。”去年下半年刘军又出现尿血症,刘芹请假带他去医院检查、治疗,消除了病灶,治好了病。
这么多年来,一家人为刘军操碎了心。一次刘军将兴建路一家门店玻璃碰坏,家里赔了200元。前年腊月28日,刘军跑没了,一家人一直找到次日凌晨也没见人影。刘永生不放心,一夜没睡,早上5点多又骑上自行车,直到阜宁公兴才将人找回。今年疫情期间,老夫妻俩宅在家里,专门看着刘军,不让他乱跑,不给社会防控疫情添麻烦。
今年,刘永生、杨为菊双双年届古稀,刘军也已37岁。随着年龄增长,加之身患多种老年疾病,老夫妻俩渐渐感到照料刘军力不从心,便把有些照护工作交付女儿刘芹。刘芹每逢节假日,都是一早就回到娘家,帮忙照应刘军。耳濡目染,好家风又传给了第三代。刘芹的女儿今年14岁,上七年级,品学兼优。她对“舅舅”特别尊重关爱。每次开饭,如果刘军不在家,她马上出去将“舅舅”找回家,好吃的菜先夹上两大筷,放在刘军碗里。逢年过节添置新衣服,先要妈妈帮“舅舅”买上。
人非草木。说来奇怪,刘军虽因患脑瘫,不知好歹,不会说话,但每次见到“外甥女”回来,总会咧开嘴笑个不停,还从嘴里冒出两个让人勉强听懂的字:“宝宝!”
刘永生一家三代人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不为政府、社会增加负担,精心照顾,含辛茹苦将刘军抚养大,感动了许多人,也引起社区的关注。为了减轻这家人的经济负担,2008年元月,神台社区主动与县民政、医保、残联等部门联系,为刘军办理了低保、医保和二等残疾认定手续。每年春节,社区还派人登门看望慰问。神台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正秀说:“刘永生一家的善举,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大家学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好风尚。”
管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