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5月9日,县委书记陈平赴县淮剧团调研。他强调,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突出守正创新,发挥特色优势,打造文化名片,推进文旅融合,让淮剧艺术更好地融入时代、扎根建湖,以文化之力推动建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县领导倪世勇、刘登石参加调研。
陈平一行来到江淮戏苑和县文化艺术中心,参观淮剧陈列馆、创意中心,观看学员基本功训练、节目排练现场,并与县文旅局、淮剧团主要负责同志和淮剧演员代表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淮剧艺术发展现状,并就更好地发展淮剧事业提出要求。
陈平指出,淮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是建湖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饱含乡音乡愁乡情、深受百姓喜爱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基础。传承淮剧艺术,振兴地方戏曲,壮大文化产业,是发展建湖文化事业的内在需要,是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有力举措,更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工作。
陈平要求,一要打造精品力作。要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创作和演绎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深刻内涵的精品剧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积累素材,不断提高剧本创作水平,着力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精神、触及人心的精品力作。二要丰富表现形式。要活化戏剧呈现形式,深度挖掘淮剧艺术的传统美、表演美,更好展现淮剧的艺术魅力。要丰富舞台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绽放现代光彩,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引导他们接受淮剧、喜爱淮剧。三要创新融合发展。要以建设九龙口沙庄淮剧小镇为契机,为淮剧繁荣发展创造机遇、输送动力、激发活力,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完善、创新探索。要持续接轨上海,让区域性文化通过大城市、大平台更好地展示自己,不断扩大淮剧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要注重人才培养。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采取联合办学、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淮剧艺术人才,使淮剧艺术传承后继有人。要在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教育,深化年轻演员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水平。五要长效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对艺术创作的扶持和奖励,加大政府购买淮剧艺术产品和文化服务力度,支持淮剧专业团体开展公益性演出,造浓“中国淮剧之乡”艺术氛围。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激发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常态化开展淮剧进校园,让淮剧这一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代代延续。
李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