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恒济镇:聚焦生态绿色发展 打造特色富民强镇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0-04-27

近年来,恒济镇紧紧围绕县委全会精神,坚定走好“两海两绿”发展路径,积极实施“四大战略”,坚持生态发展,努力打造特色产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进主体经济高质量运行。把项目作为推进产业提档升级的总抓手,强化招商选资,精心组织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项目密集地区,广泛收集梳理项目信息。全年确保新招引超亿元项目2个以上,超5000万元项目2个以上。强化项目建设。通过实施新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切实提升项目服务效能,为落户项目全过程零距离提供帮建服务。伟仕泰克AG玻璃项目3条线全面投产达效,金佰纳PC装配式建筑新材料项目4条线全面投产,全年新增工业开票3亿元以上。积极实施企业合作重组计划,鼓励特达、宏发等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借力发展,实现老企业转型提档升级。整合现有玻璃工艺品产业,通过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实施组团作战,真正把玻璃工艺品产业做大做强。强化载体建设。以全县工业园区优化整合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开展园区等级创建,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加大园区“三项清理”力度,实施“腾笼换鸟”,全年盘活闲置厂房20000平方米以上。

推进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镇村面貌。加快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恒东二期、吉兴二期和恒庆戴莫庄农民集中居住点全面建成交付。启动建中村农房改善工作,结合村庄传统特色,科学规划建设建中村新型农村社区,年内建成交付。建河村在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内涵层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苗庄村、恒东村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提升交通出行环境,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规划好“四好公路”建设。加快绿色恒济建设,策应“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旅游线路打造,提升境内331省道、新恒蒋线两侧绿量和层次,不断巩固森林小镇、森林村庄创建成果。持续推进“263”专项行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建设。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级农业(渔业)产业园为目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施土地条田化,大力发展规模化种养殖业,不断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渔乐大世界项目立足于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明年4月底前全面建成,形成日加工150吨水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启动特色民宿项目建设,基地总面积拓展到1万亩以上,带动辐射面积20万亩以上,不断提升水产品综合效益。九龙口大闸蟹基地进一步深化与大北农集团、苏州老渔民公司的合作,在种苗繁育、养殖模式、过程管理、市场销售、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上,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养殖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发挥“基地+合作社+养殖户”的作用,带动周边养殖户降低风险,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通过1~2年的努力,全面建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在恒东、吉兴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的基础上,再成立2~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由政府平台或村集体参与领办合作社,引导群众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采取“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方式,保证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推进人民生活高质量提升。大力兴办民生实事,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把创业富民作为最大潜力,积极打造创业平台,开展创业就业系列培训,实现劳动就业能力和适岗能力“双提升”。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试点养老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恒济、平安恒济建设,扎实开展“精准普法增效年”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年”活动,突出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范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