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图为高新区正在部署党建工作。
图为高新区开展主题知识竞赛活动。
为认真传达学习全县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区今年党的建设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全区党建工作水平,日前,高新区党工委组织召开全区党建工作会议。园区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在编人员,各村(居)书记、主任,驻区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园区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分别作组织、宣传思想文化和统战工作报告,党工委与各基层党组织签订党建、意识形态和民族宗教工作责任状,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从强化思想引领、突出固本强基、发挥统战优势三个方面,对做好今年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该区以“文明素养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推进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通过每月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机关每周集体学习、基层支部党日活动等多种途径,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用好“学习强国”,深化理论宣讲,创新冬训方式,更好阐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加强阵地管理,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有效落实。
突出舆论引导,凝聚奋进之力。聚焦决胜全面小康、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加强新闻策划,加大对接主流媒体宣传力度,推出一批好的稿件,积极对外宣传推介园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专项督查,研判形势、通报情况,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细落地落实。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完善舆情应急预案,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化道德实践,倡导文明之风。今年是我县接受新一轮省级文明城市总评之年,该区按照全县“十大提升行动”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全域创建、全员创建、全面创建,为我县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验收作出积极贡献。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挖掘、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常态长效,完善网格化管理,扎实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对违规建设的“土地庙”依法依规拆除。注重对入园企业职工的人文关怀,完善街道文广服务中心功能,规划新建足球场、羽毛球场、健身、餐饮等配套设施,打造“企业家俱乐部”。规划新建园区小学、幼儿园,定期组织开展“亲子活动”,解决园区企业外籍员工子女入园、入学难等问题。进一步提升7村1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重点解决乔庄村文化服务阵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年内实现全覆盖,积极组织全区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固本强基,选优配强队伍。坚持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深入开展“四比四争”活动,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自觉承担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针对全区干部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突出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注重选配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丰富年轻干部成长平台,按照招商引资典型示范、为企服务成效展示、部门实绩比拼等类别开设专题“先锋晒台”,推促年轻干部历练提升。建强“招商引资、为企(项目)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三支队伍,积极推行区(街)各部门人员定向交流、双向选岗,选派专业招商人员到上海临港集团等国企挂职锻炼,对外公开招聘高投公司急需的金融、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将全区骨干力量向经济发展一线集聚。优化激励考核,将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创新引领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将目标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挂钩,突出凭实绩用人的鲜明导向。
建强全面过硬的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聚焦村改居、小区物业管理、村办企业税收归口、网格党建、为企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农房改善、脱贫攻坚等重点难点任务,推动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落实中展现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落实村书记“县、街道共管”,超前谋划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工作,深化村(社区)干部任职交流“三项制度”,让村干部队伍成长有奔头、工作有劲头。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循环整顿,深化结对共建,派强用好第一书记,推动实现整顿转化、巩固提升。
构建产才融合的人才格局。聚焦“高精尖”领域人才,优先引培高端装备和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助力全区产业升级提档。紧扣企业需求,结合为企(项目)服务“家家到”,重点突破省市“双创人才”项目,着力培养一批领军型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科技企业家。将人才工作前置到招商一线,深入开展招商引才说明会、产学研对接会等“双招双引”活动,夯实人才工作的基础。做优人才服务环境,不断提升服务人才工作的精细化水平,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韩建军 陆应琢 肖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