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红色风景线在大街小巷流动——近湖街道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20-02-21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神州大地打响,无数的战士冲锋在一线。在近湖街道,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从不曾缺席,和所有的抗击疫情战斗者始终站在一起,奋战在最前沿,他们流动的身影遍布在每个角落,奉献自己心中的“那抹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志愿者。

红马甲:冲锋在前,到最需要的地方

“请大家不要串门多睡觉,客厅内做一做健身操。无聊时多读书来看看报,何惧再添一身膘,战胜疫情的凯歌冲云霄……”盂兰社区文化志愿者肖公章又完成了淮剧《党员志愿者把满意答卷来交》,并进行了自编自演,这是他继建湖方言数来宝之后的第3部作品。在近湖街道宣传员的队伍里不仅仅有肖公章,还有很多个“红马甲”在疫情防控的宣传矩阵中,用起车载喇叭、手推喇叭、手持喇叭……十八般武器齐登场,普通话、地方话共传声。

疫情爆发初始,该街道78支、8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在第一时间迅速集结,这群与基层一线并肩战斗的红色战士,穿行在大街小巷,他们是防疫知识的宣传员;不放过任何疫区的人员车辆,他们是帮助排查的信息员;巡逻在公共场所,他们是疏散人群集聚的劝导员;服务居家隔离人群,他们是物资传送的快递员;封闭小区道口,他们又是坚守在卡口的“守门员”,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不同的“身份”在快速切换,不变的是他们身着的鲜红小马甲。

红袖章:守望相助,让防控更添温度

“张爹爹,这是刚发下来的口罩,可以保证你们家使用3天。”2月11日,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志愿队队长史加胜依惯例来到泽园现代城小区,给居家隔离观察的这户人家送去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像这样的重点对象,社区最高峰时达到145户。隔离接触不能隔离人心,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分白天黑夜,尽一切可能满足重点人员生活所需,用百分百的服务,用真心又暖心的行动,使得一户又一户安全渡过隔离期。

守望相助,爱心相拥,为驱散阴霾增添了火热温度。4个小区、沿街门面和垃圾筒的杀毒消毒,每日两次,一天7个多小时的工作量,吕松从防疫开始就一直未曾停歇。今年已77岁的吕松,既是先锋社区万福新村小区的业主,也是一名臂戴红袖章的志愿者,尽管年届高龄,却主动请缨参战,看到小区需要消毒,就自掏腰包购买了一台背带喷洒机,当起了义务消毒员;看到社区人手短缺,他又主动认领了商铺门面的任务。不仅如此,他还向武汉慈善总会捐出1000元现金,这对于一名无退休工资的老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红胸贴:火线有我,为决战汇聚力量

心型红胸贴,是近湖街道紧急赶制的志愿者新标识。火线请战的,不仅有来自常住在本地的奉献者,一些在外工作回湖探亲休假的人员也踊跃投身其中。

“我是军人,也是党员,我来报到!”建北社区的丁凡,一名空军某部服役的战士,此次回家探亲,遭遇这场战斗,他是社区在外人员中第一个申请加入的志愿者。深夜在最偏僻的地方排查车辆有他,在没有路灯的巷道张贴宣传单有他……这个假期成了他忙碌的时候。无独有偶,在上海工作的先锋社区居民徐小海春节回湖休假,也主动参战,没有休息一天。

红马甲、红袖章、红胸贴,正因为有了无数的红色“你我他”,才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决战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

彭桂梅   钱燊   孙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