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11月19日,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尽管气温陡降了10多度,明媚的阳光洒在稻田里,仍感觉暖洋洋的。中午12时,高作镇合兴村扶贫项目“虾稻田”里,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在抢收,村组干部有的在田埂上,有的在路边,引导收割机倒车放粮、运输车装粮,大家忙的热火朝天。
“估计虾田稻每亩产量八九百斤,现在边割边运,直接上烘干机,烘干后紧接着加工成大米,进行装袋。”村党总支书记杨定高向笔者介绍,合兴村的产业扶贫项目“虾稻共作”是由县人武部援助的,镇里领导十分重视,全程跟踪,今年两万多斤大米,就是镇里领导帮忙找的销售门路,已经被全部订购完了。
合兴村的扶贫项目虾稻田就在该村民兵营长王玉波家门前,平时他照理得比较多。王玉波指着金灿灿的稻田说:“虾田稻生长期全过程不使用一粒化肥、一滴农药,施用的是有机肥和畜禽堆肥,安装太阳能自动杀虫灯,加上小龙虾也能吃掉部分害虫,小龙虾粪便也起到滋养水稻作用,所以种出来的水稻生态无公害,加工出来的大米品质高、口感好。”
“这么好大米,6元一斤真的不贵,我本想买个百十斤,等元旦孩子回来,把他们带到苏南去,但今年全部被订购了,听书记说,还不够呢。”旁边一组村民赵德龙接过话题说:“刚刚我和杨书记预约了,明年千万给我留个百十斤给孩子们带去尝尝。”赵德龙一番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当笔者询问稻田四周沟渠里小龙虾存量时,村会计王满权介绍道,7月份放养了1500斤虾苗,加上原有存虾,目前大约5000斤左右,到明年3月份小龙虾就不止这个数字了。
“虾稻田开始运作时,我们放养了3000斤虾苗,今年出虾15000斤,今年单小龙虾纯收入就达12万元,加上水稻,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杨定高最后说,经过一年的“虾稻共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目前我们已经着手成立合兴村股份合作社,再流转土地100亩,从事稻鸭共生,吸纳16户村民参加,其中包括刚脱贫的农户。不管盈亏,确保每亩参股村民800元保本资金,然后进行第二次再分配,利润的25%分给参股村民,25%作为扶贫户脱贫后的巩固提升资金,25%用于扩大经营,25%支付管理人员报酬。
高作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合兴村不等不靠,产业扶贫项目“虾稻共作”,为全镇树立了一个好典型。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明年合兴村的“虾稻共作”扶贫项目将在全镇推广,由消除扶贫数量向提升脱贫质量转变,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加大返贫防范力度,巩固脱贫成果,并建立长期化、制度化帮扶机制。帮扶各村居成立股份合作社,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让更多农户走向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肖元元 陆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