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近年来,我县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紧盯目标任务,抓住重点关键,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脱贫9638户19608人,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已全部达标,市定经济薄弱村已退出18个,全县低收入人口预测收入均达到6000元以上,年内将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和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面脱贫。
精准细化帮扶举措,做深做实扶贫工作。坚持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全力落实健康、教育、产业、就业、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保证吃、穿“两不愁”的同时,重点做好“三保障”工作。低收入农户县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达100%,大病救助率达100%,住院总报销比例达90%以上;教育资助实现全覆盖,2019年春学期共资助了1857名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590名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托底资助;严格按照程序,落实补助政策,加快危房改造步伐,使全县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住上安全住房,1311户低收入户C、D级危房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1293户,12月底前全部保障到位。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精准核对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及时纳入低保范围。今年新纳入低保846户1372人,临时救助570户945人。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关键举措,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贫困户产业项目奖补政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经济薄弱村领办光伏、稻田综合种养等产业扶贫项目,通过土地托管、吸收入股、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带动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持续增收。2019年新扩建产业扶贫基地14个,带动435户以上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千元以上。
强化各项组织保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加强返贫风险防控,对已脱贫的低收入农户进行动态监测,一旦监测到返贫人口和新发生低收入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使他们能享受到政策,确保不发生返贫。已脱贫人口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帮扶政策稳定,做到脱贫不脱政策。对已达标的经济薄弱村继续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发展增收项目,落实收入来源,确保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对今年计划脱贫的低收入农户,严格执行脱贫认定工作规范和“五签字五确认”等退出程序,严禁“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姜海平 李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