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陈扣连:真情撒满百姓心田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19-10-08

图为陈扣连到曾帮扶的养殖户家中走访。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他是检察官陈扣连;倾心竭力、驻村扶贫,他是“第一书记”陈扣连。2014年,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我县选派50名科级、股级干部,到全县50个经济薄弱村担任为期1年的挂职村官。陈扣连就“换岗”到偏远的上冈镇草堰口社区桃园村工作,在那里开启了他的下访之路。

驻村伊始,为尽快掌握村子的整体情况,陈扣连进行全面的走访摸底,每天下村组、进农家,吃住在基层,调研在一线。1个多月的时间,他的足迹踏遍桃园村1400余户人家和村里每一个角落。翻开他的驻村日记,满满记录了每天需要做的和已经做完的事,收集到的各种民情民意多达两百多篇,真正了解村民想什么、盼什么。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对每个贫困户如何帮扶……刚进村时还一头雾水,短短几个月后,陈扣连就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扶贫工作也开始步入正轨。

2014年12月1日下午,驻村工作刚打开局面,陈扣连为了营救一名学生,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被连夜送到南京抢救……手术后医生让他休息六个月。可没想到,术后第二天陈扣连就开始工作。由于没有办法说话,他就用纸和笔写下来,让妻子周小平通电话。一个多月后,身体里还带着4块钢板、24根钢钉的陈扣连便回到了村里,说是“驻村、康复两不误”。正因为这样一种骨子里的坚毅和永远放不下百姓的心,他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下访铁人”。

2015年8月,得知陈扣连下访就要期满,桃园村村民给盐城市委政法委和建湖县委写信,想挽留他再呆一年。当年9月,陈扣连主动要求延期,担任更加贫困的大志村“第一书记”,又干了1年多。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这些年陈扣连带着问题下访,怀着真情帮困,用心用情温暖了两座村庄,赢得了村民的交口赞誉。

2018年,陈扣连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2017年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江苏最美基层干部”。“江苏好人”“盐城好人”“感动建湖十大人物”……一项项闪光的荣誉背后,留下的是陈扣连不懈奋斗的坚实足迹。

一旦群众有困难,陈扣连总是冲在最前沿,干在第一线。他帮助村民争取危房改造名额,让他们住上敞亮安全的新居。他自掏腰包,给贫困的陈德冈一家买小羊,如今小羊定期产仔,帮助一家人摆脱缺衣少食的窘境。他跑机关、进学校帮助家境贫困的未成年人减免学费、伙食费,让孩子天真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为脑肿瘤患者陶其波奔波,帮助他筹措手术费用,为一家人落实低保和陶其波女儿的助学金,小女儿称陈扣连为“爱心爸爸”。他鼓励村民王山虎发展鱼鹅综合混养,帮他查找资料,请教专家,如今王山虎的养殖场发展得有声有色,带动了周边上百名群众致富……

驻村工作的两年里,陈扣连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帮村民解难,用真心真情服务换取民心,以实际行动改变了两个村的贫穷面貌。虽然下访任期已经结束近三年,如今走在桃园村和大志村的村道上,依然会有村民与陈扣连热情地打招呼,“陈书记,来家里坐坐啊。”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已经成为陈扣连永远难以割舍的情谊与牵挂。

2014年11月28日,县检察院创新检察机关服务群众新模式,在上冈镇成立“陈扣连下访工作室”。虽然结束了下访任期,陈扣连依然定期到下访工作室接受群众问询。工作室里还保留着他的驻村日记和研究报告,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等是日记的主要内容。“能帮乡亲做点事,我很开心。服务群众工作没有尽头,一日不脱贫,坚决不收兵。”陈扣连掷地有声地说。

坚守为民初心,坚定为民航向,永葆公仆本色,陈扣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与民本情怀。

李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