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翻开高新区2018年6月的一次党工委会议记录,有这样的一条规定赫然入目:以后确保园区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就业。
该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在“精准”上,突出扶心壮志,增强自我致富能力。针对每个低收入农户的情况,量身定制扶贫措施。走马村六组村民、今年53岁的张锦秀被安排做河道保洁员,她说:“现在党委政府对我们困难户真好,想方设法安排我们工作,增加我们工资性收入,去年我工资加补助近2万元。”像张锦秀这样通过河道保洁、道路保洁、绿化管护、扶贫基地、推荐到企业上班等渠道,实现稳定性工作就业的已达98户。
该区将今年定为脱贫攻坚年,自抬目标,高标准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推出了系列举措。在全区开展“创建精准脱贫示范村”活动,建立一整套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每季度对所有低收入农户回访一次,每季度抽调人员组成7个工作组,在各村开展“拉网式”交叉核查。将扶贫基地拓展到309亩,分给未脱贫的以及存在返贫风险的120多户对象户种植,帮助每户每年每亩增加收入2500元左右。为每户建立档案,统一各村“一年一档”、各户“一户一档”格式,实现脱前脱后全程跟踪,至今没有一户返贫。
截至目前,高新区建档立卡户400户904人,已经脱贫336户688人,未脱贫85户196人,确保今年9月底全部脱贫。
高树明 王洪萍 肖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