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蔡洪贵:残疾不忘公益

建湖日报数字报 2019-08-06

​“别的活也不能多干,地里的活还能做一些。”41岁的蔡洪贵站在水田里,笑着说。蔡洪贵家住建湖芦沟,一家三口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他与妻子都身患残疾,家里的担子就压在了他肩上。为了照顾家人,蔡洪贵不得不放弃外出工作的机会,但他对此却毫无怨言,更是加入了爱心组织,成为一名爱心志愿者。

蔡洪贵出生时右腿就不是很好,落有残疾,小时候父母也曾带他到医院去检查过,医生说经过治疗,腿可以恢复正常,但治疗的费用需要1000多元。“我1979年出生,那时1000元钱别说是对农村家庭了,就是对城市居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于经济困难,最终蔡洪贵的腿没有进行治疗。10年前,蔡洪贵父亲去世,他带着同样身患残疾的妻子和母亲一起生活。

“妈妈腿不好,不能做什么活。妻子也由于小时候生病,导致大脑受伤,时刻需要人陪在身边。”蔡洪贵说,其实之前父亲在世时,自己也曾到无锡打过工。后来父亲去世,孩子出生,为了照顾家人,他只好回来。不能离家外出工作,只有靠家里的2亩多水田和政府的低保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别人相比,虽然辛苦些,但能和最亲的人在一起,他感到很知足。“现在比过去好多了,以前的水田都要人工插秧,我的腿根本就干不了这活,现在用机器,下水的时间少,这活我还能干些。”说起这些,他呵呵一笑。

蔡洪贵告诉记者,由于家里残疾人多,之前家里的活基本都是父亲承担。如今,自己在田里忙活时,母亲也只能在家简单做口饭,其余的活仍要他自己干,每天忙得团团转,就是这样还会有意外发生。一次回到家,他发现妻子不在家,当即吓得四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回了妻子。经过这件事之后,他更是时刻不敢离开家人半步,如没有特殊情况,他一般都很少出门,有事外出也是掐着点赶回来,生怕再有意外发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建湖的爱心团体得知了他的情况,亲自上门走访看望他,还给家里添置了新冰柜。他获得了好心人帮助的同时,内心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别人帮助了我,我也可以帮助别人。”于是,蔡洪贵也积极参与到爱心公益活动中去。今年助残日那天,他和众多爱心志愿者一起走进敬老院,度过了极其有意义的一天。蔡洪贵说,自己有修鞋的手艺,到敬老院去正好可以帮老人们修理一些鞋子,帮到别人,老人肯定也会高兴。

不光如此,蔡洪贵也时常会去需要帮助的人家中看望,帮助他们排解忧郁。他告诉笔者,自己曾看望过一个残疾朋友,坐着轮椅,腿脚不便,家中还有小孩要照顾,“与她相比,我的情况好多了。”蔡洪贵说,想想大家对自己的帮助,他时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亲爱的家人在身边,可爱的孩子在眼前,命运对自己还是眷顾的。说起今后,蔡洪贵说:“希望以后能多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周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