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7月11日,情注助老服务的先锋社区居民吕松,来到家住花园社区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老兵许国余家中,向许国余送上500元。这是吕松捐助退伍老兵的第一笔资金。
吕松说,新中国的成立,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兵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决定,从今年7月份起,每月拿出500元,资助12名生活有困难的退伍老兵。
吕松今年76岁,曾是建湖县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青少年时期,他家境贫寒,身处逆境。改革开放以后,他开起了豆腐作坊。创业路上,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他的事业越做越大。他深感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感谢党恩,争做好人。
他乐于助人,几十年如一日。遇到有困难的人,他总能解囊相助,经常看见他掏钱接济陌生人。对社会公益活动,他更是上心。上世纪,建湖有座又高又陡的“顾家大桥”,每到雨雪天,桥面又陡又滑。以防行人跌倒受伤,吕松坚持自己出钱组织人员清扫积雪,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直到大桥改为平桥。他们家附近的下水管道坏了,地面坑坑洼洼。吕松自己花了2000元钱将其修好。1998年,建湖发大水,大桥柱子被上百吨水草挡住,影响泄洪,吕松毫不犹豫地跳进湍急的水流中,花了4个多小时,终于将杂草捞尽。
吕松家居住的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一段时间脏、乱、差严重。吕松坚持每天凌晨、白天两次到小区转上一圈,拉着车子,清垃圾,捡弃物,修理绿化,人们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小区义务管理员”。凡有公益活动,他都积极参加。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灾,他汇去1200元;汶川地震,他只身前往灾区,一下子就捐出两万元现金和1万多元食品、药物。捐钱不留真实姓名和地址,国家民政部好不容易才找到他这个好人,给他寄来收据和感谢信。
2016年,吕松加入先锋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他的身影更是经常出现在各类志愿服务现场。他行善积德的事迹不仅在邻里有口皆碑,新闻媒体还多次报道过。建湖电视台录制过吕松的事迹专题,《盐城晚报》以《七旬老爹甘当小区义务“管家”》为题,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
老有所为,奉献社会。一直以来,吕松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
林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