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通讯更新看变迁

建湖日报 2018-09-26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儿时的这句俗语,反映出当时群众对于美好生活所能展开的最直观的想象。毕竟“飞鸽传书、快马报信”是数千年来人们对于通信的传统记忆,通过一个匣子实现信息交换既感神奇又觉遥远。
  小时候通过光影,我初识了电话,一般都是黑色的揺把子座机,再久远一点的,是听筒话筒分离的那种,而现实中我所接触到的最“古董”电话则是一圈圈拨盘的座机。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上小学途中都要经过邮电局,当时邮局内有一排排像现在自动取款机式的隔断单间,里面放置着拨盘电话,通过申请缴费,人们就可以享受较之电报更为便捷的通信服务。为体验个中乐趣,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同学涌到邮局,乘工作人员一不留神,迅速钻进单间,心跳怦怦地拿起电话,胡乱拨打一通,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叱喝下,一溜烟地四下逃窜。时光转眼到了九十年代,电话已由人工接转改为自动操作,话机也随之换成按键座机。可当时个人要装一部电话,从上户拉话线到买座机,一共要花3000多元,高昂的费用还是让许多寻常百姓“望而却步”。
  上大学时,周边苏南的许多同学家里普遍装上了电话,看到他们被宿管大妈喊话下楼接听来电时,我满是羡慕之情。
  1998年底,因家里开了个杂货店,公用电话业务是块赚钱的“买卖”,我家装上第一部电话,当时初装费还是3000元。
  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通讯领域迎来了突变,BB机、“大砖头”成为人们眼中“有钱人”的标配。“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则绝对是“非富即贵”的象征,诚然动辄单机上万元一部的“大砖头”持有人,其身家可不是现在拿个“苹果”最暴款之人可比的。
  进入新世纪,通讯领域的更新换代更是迅速。曾让人无限遐想的固定电话逐渐淡出了家庭,BB机、模拟手机、小灵通也“昙花一现”般地退出历史舞台,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从1G到5G的时代变迁。
  回望这20多年来,我个人曾经使用过的通讯工具也已数不胜数,摩托罗拉中文BB机、NEC模拟手机、小灵通、诺基亚数字手机、联想数字手机、三星智能手机、华为智能手机、VIVO智能手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周边发生了许多巨变,通讯领域的变迁只是“管中一窥”。我想随着生活条件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通讯工具换代升级的步伐不会停滞,人们通往全面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