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奔向中高端

建湖日报 2018-09-25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培育、路径选择的根本遵循,大力实施工业振兴行动计划,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发展质态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集聚科技、智慧、资本多方面力量,通过流程再造、工艺提升、模式创新等手段,积极推动机械装备、节能电光源、纺织服装、皮鞋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艺提升、流程再造、模式创新,价值链攀高,推动传统产业走向中高端。预计到今年底,全县传统产业总量增幅保持20%以上。
  科学定位,明确转型升级方向。推动石油装备、节能电光源等特色产业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石油装备产业重点向水下、井下、油气复合开采、海工装备、精密机械等领域拓展,形成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油服一体化全产业链。节能电光源产业突出集群化、智能化、品牌化,紧扣“打造光源、芯片、封装3个百亿级板块”目标,推进产业链前延后伸,重点向芯片、灯具灯饰、OLED、照明方案提供、工程服务、电子信息等方向发展。优化提升皮鞋、纺织服装、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以打造产业链高端环节为支撑,以自主品牌的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生产、智能化制造、信息化管理,助推传统支柱产业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贴牌生产向终端产品、创牌智造转变,由简单加工装配向创新智造、柔性定制转变,由劳动用工向大量采用集成智能装备转变,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销售和服务领域延伸,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
  立足前沿,技术改造促转型。大力实施制造业装备升级计划和互联网化提升计划,以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方向,紧盯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通过精准的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转型抓技改。2015年以来,石油装备、节能电光源两大特色产业共实施海工装备、石油修井机、LED、OLED等超千万元技改项目150个,其中产能升级项目 60 个,产品换代项目 90 个。突出企业升级抓技改。引导企业“机器换人”,以智慧的手段、互联网化思维推进企业技改投入,加快装备制造升级。至目前,全县新增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3000多台套,建成省级智能车间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5家。规上企业智能化装备、互联网化改造覆盖率达60%,ERP、MES管理系统应用率分别达65%、40%。紧扣科技创新抓技改。国瑞公司引进国际顶尖人才研发的液压比例阀产品世界领先。永维钻件公司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研制的海上油气井抗冰隔水管填补国内空白,荣获国际博览会特别金奖。
  广角开放,重组合作促升级。鼓励传统产业企业通过合作渠道、产业链上下游、横向联合等途径,挖掘资源,加强合作,挂大靠强,借力转型。对外兼并抓重组。鑫典公司与山西明辉公司重组,生产特种建材产品,全年销售可达8亿元。星华机场公司与芬兰爱飞乐重组,生产机场助航系统,扩大了产品出口。挂大靠强抓重组。海特公司原来是一家生产船舶配件的厂家,与扬子江船业公司合作后,生产船舶甲板机械和锚绞机产品,实现了从零配件到重大部件到整机的重大转变。协同合作抓重组。环宇机械原是一家生产机床配件的企业,长期与上海机床厂配套协作,获得对方的信任和信赖,双方已签订重组协议,将成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生产基地。
  加强引导,拓展服务促转型。随着“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悄然兴起,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县传统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从过去单纯的“卖产品”向“卖产品+卖服务”转型。建湖创迈达机械有限公司前身是沈阳机床厂的销售公司,该企业顺应全县机械行业设备更新的需求,与沈阳机床厂合作共建再制造生态谷,购买近千台i5智能机床,建起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搭建,可减少全县企业自购设备4亿元,同时将加工精度由4级提高到6级。克胜集团主动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创办蜻蜓农服,在全国率先发展农业服务众包模式,为农户提供病虫害预测和农药无人机精准喷洒服务,推动由单一农资和一锤子买卖向“产品+技术+服务”一条龙转型,服务农田面积达50万亩。全县现有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4家,总数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