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把关打造“阳光低保”“公平低保”
建湖日报
2018-09-01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加强城乡低保规范管理,今年以来,我县瞄准民生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机制,夯实举措,扎实开展低保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过通堵点、解难点、治顽点,实现了初始申报、信息比对、认定审批、动态调整全过程规范有序、阳光透明。截至目前,全县通过三次拉网式、全系统数据核对,共复核农村低保对象10612户,计14687人。
加大宣传力度。县民政局结合实际,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群众对申报低保的条件及其相关环节了解不透彻。为打通这一“堵点”,我县专门将5月份设为低保政策宣传月,组织民政社救一条线人员深入到全县245个村居、社区,带着省市县近年来出台的低保政策和省《低保工作规程》,入户到人面对面进行宣讲,造浓舆论氛围。同时通过网站、微博、公告栏等载体,将低保相关政策“晒”在网上,晒在村居、社区公布栏里,让群众及时了解低保政策精神和申报、比对、调查、公示、审批低保等相关规程。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召开各种形式的宣讲会议150多场,参会群众突破20万人。
开展实地调查。低保对象认定不精准,群众意见大,根子在信息比对不准确,入户调查未做到位。一些镇(街道、区)往往凭村里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上报,出现了“村里说了算”的现象。为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比对、入户调查难点问题,我县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机制,充分整合资源力量,一方面组织公安、住建、交通、金融等相关部门,积极发挥配合协调作用,主动向民政部门提供精准、翔实的人口状况,房产、车船、大型农具、存款等数据信息,一方面通过购买服务的办法,委托有资质的机构介入调查,同时结合县情实际,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调查力量,努力解决入户调查人手不足问题。在开展低保专项治理活动中,县民政部门组织5个调查组,分赴全县14个镇(街道、区),耗时两个多月,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要求,累计调查走访30962人,入户率、见面率、比对率分别达到95%、90%和100%。目前,我县通过入户调查、比对的数据,已全部进入阳光扶贫系统。
严格监督问责。为切实发挥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让低保资金用在刀刃上,近年来,我县突出问题导向,从遏制微腐入手,不断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关系保、人情保”等违纪违规问题,让符合条件的群众吃上低保。利用正风肃纪手段,列出问题清单,压实“两个责任”,加强经办人员教育,进行自我纠偏,进一步提升低保“高压线”意识。加大督查力度,发挥纪检监察职能,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加强问题集中整治。认真落实近亲属备案制度,对不如实申报的镇村干部实行零容忍,并按照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处理,追究相关责任,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阳光低保”“公平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