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坚持以“三城同创”为抓手, 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报告解读之四

建湖日报 2018-08-06

  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紧扣“三城同创”目标任务,狠抓薄弱环节,强化基础建设,努力让绿色成为建湖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和根本底色。
关键词:全面提升秀美新城宜居度
  解读: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景的期盼。建设更加美丽的建湖,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牢固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发展理念,按照“布局组团化、建设集约化、设施配套化”原则,突出增内涵、优功能、提品质,推动城市发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报告摘要: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加快区城一体、产城融合、以城带乡步伐,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转型发展。抓紧推进天铂、广益来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统筹布局文体休闲、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促进新城区人气加快集聚。加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出新、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实现老城有机更新。深入持久开展城市创建,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程”和“十大专项整治”,积极推进西塘河东岸风光带、城东森林公园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便捷化水平,为广大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秀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大力提升路网通达能力,高铁综合客运枢纽10月底开工建设,年内徐宿淮盐高铁建湖段完成主体施工,建宝路、人民路、233省道铁路下穿工程全面竣工,建宝路改造、人民路北延、物流大道北延等工程建成通车。
关键词:系统谋划生态保护一盘棋
  解读:推进建湖高质量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当前,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集中力量打造生态经济核心区,继续组织实施“五大行动” 76个重点项目,推动“一核、两带、两廊”生态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使绿色成为建湖的城市底色、发展主色和鲜明特色。
  报告摘要:围绕通过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积极实施九龙口退圩还湖、湿地修复,加快建设湿地宣教区、渔耕体验区、千年古沙庄、万亩芦苇荡等项目。以九龙口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积极盘活现有资源,深入挖掘生态潜力,大力开发乡村休闲、湿地观光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彰显生态旅游鲜明特色。围绕“提升城市绿化、突破集镇绿化、夯实农村绿化”思路,加强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村庄建设,大力提升道路、圩堤、村庄和田园绿化,确保年内林木覆盖率达23.6%、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1.5%。按照急需先行、完善配套的原则,合理规划布局环保基础设施,重点开展城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积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积极开展生态细胞创建活动,鼓励引导居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
关键词: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解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切实增强为人民谋福祉的民生观与使命感,坚持不懈抓好环保督察专项整改,从紧从实推进“263”各项措施,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让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报告摘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整治河道乱建、乱占、乱排现象,组织开展河岸护坡植绿补绿行动,着力打造美丽生态河道,重塑“千河之城”水绿风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严守城市开发边界、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三条红线”,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大力推进集约节约开发,从源头控制各项污染物排放,把牢生态安全关口。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制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格问责,真正以绿色考核检验绿色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