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智慧建湖”建设新画卷
建湖日报
2018-07-26
“转型是方向,智造是手段,在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必须依靠互联网,研究新技术,实现新发展。”“现在有了农村淘宝,老百姓只要在电脑、手机上搜索淘宝网页,点点鼠标,想买的东西就能送上门,网络就是这么神奇。”“互联网给教育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现在老师们还可以通过远程连线名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智慧”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无数惊喜和改变,鸿达公司、高作镇、教育局负责人纷纷为“智慧建湖”点赞。
“智慧建湖”建设是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四化”同步要求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启动以来,“互联网+”在各领域加快融合渗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服务效能优化,“互联网+”为建湖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先后建成了先云云计算中心、5D智造谷、浦胜智慧产业园等一批平台,规上企业智能化装备、互联网化改造覆盖率达60%,生产效率提高26%。“一网两库”信用平台、智慧警务、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加快推广运用,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蜻蜓农服、乡旮旯网、中国网库、中国云谷等平台建成使用,推动了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顶层重视“智慧”,规划引领方向明
“智慧建湖”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是全县上下高度关注、关系你我他的实实在在的一件大事。县相关领导介绍,“智慧是手段,更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如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渐成常态,群众生产生活离不开信息网络,这就对‘智慧建湖’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智慧建湖”建设,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智慧建湖”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实施等工作。对“智慧建湖”工作进行具体细分,出台“互联网+”六大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信息化项目61个,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应用。列出“干货”,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智慧建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信息化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智慧建湖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为加快推进“智慧建湖”建设,近期,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主持召开“智慧建湖”建设调研座谈会,现场调研诚信体系、智慧政务、智慧警务、益农信息社等项目,推动智慧项目真正见成效、惠民生、促发展。
“如何更好编制完善规划?怎样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下阶段如何做?”……近日,县主要领导、相关部门集思广益、协同推进,让“智慧”熠熠生辉。县经信委充分摸清“智慧建湖”建设现状,邀请行业专家调研论证,加强与先云公司、智能云科公司等机构的深度对接,在现有“智慧建湖”建设规划基础上,统筹思考、通盘考虑“建湖云”顶层设计方案。各相关部门加快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提升现有平台,谋划升级“信用云”“警务云”“政务云”“城管云”“教育云”“医疗云”的现实路径和推进措施,通过共同努力,让建湖天空漂浮无数智慧“云”。
经济邂逅“智慧”,转型提质步伐稳
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新产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我县主动策应“中国制造2025”,把准“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推进企业装备升级,全县新增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3000多台(套),建成省级智能车间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5家。推进企业互联网化提升,东华、国瑞获批省级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鸿达、克胜获批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丰信、和鹰等4家企业入选省服务型制造示范(培育)企业,规上企业ERP、MES管理系统应用率分别达65%、40%。加快企业上“云”,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发展“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通过“互联网+制造业+服务”的聚合裂变,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先云云计算数据中心首期584台机柜投入运营,县开发区被认定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智慧产业园入园企业26家,被认定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新经济新业态加速集聚发展,5D智造谷独特的分享经济模式,为建湖企业提供i5智能机床及自动线、辅助设备,为入驻企业提供租赁经营,同时沈阳机床集团利用WIS车间管理系统、ISESOL云平台,对上下游客户及产业进行整合,为入驻企业提供更为全面快捷的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去年完成电商交易额125亿元,同比增长25%,建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2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7个。永林、九龙国际等四星级以上酒店与携程、美团等网络平台合作,实现网上预订、网上结算等功能,网上预订销售占10%以上。电商产业园配套逐步完善,入驻蜻蜓农服、乡旮旯网等电商企业20家,中国网库节能电光源电商基地等项目投入运行。我县被评为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县,中农网购(江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民生碰撞“智慧”,务实高效成果丰
围绕“惠民生”主线,我县精准发力,“智慧建湖”在服务产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文化等方面“各显神通”,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基础设施强有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我县建成全光县,宽带和网络电视城乡覆盖率达100%,农村覆盖率达90%;县城、集镇、农村广电网络双向覆盖率分别达85%、100%、50%。无线城市建设加速发展,累计建成4G基站1400个,基本实现4G网络城区、乡镇和农村全覆盖,5G网络开始在县城进行设备更换和升级;建成无线热点924个,双湖公园、西塘河风光带等县城重点公共区域实现免费上网。“有网的公园更加惬意,我可以在公园里上网,还可以临时办公,挺好。”7月22日傍晚,在双湖公园散步刘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智慧”普惠民生各领域,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全县建成市“智慧校园”24所,推广使用“网上学习平台”,普惠学生近5万名。县人民医院开发运用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移动心电以及患者电子预约挂号、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移动支付医疗费用等便民服务系统,基本实现区域卫生信息数据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互联互通。智慧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成运行,打造全市首家5A人力资源市场。实施污水处理中控系统、管道燃气智能监控、建筑工地视频监控以及智慧管理小区试点,全县一类视频监控点位全部整合并联网共享,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平台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开发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建成使用。
我县还建立企业经济运行在线监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一网两库”、工业系统办公自动化平台(OA),不断提升服务发展的效能。目前,我县平台功能延伸到镇区、街道、企业,各中小企业园打造政务和商务平台,集成各种服务功能,让企业办事不出园或少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