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张迟到71年的烈士证明书
建湖日报
2018-06-08
“笃、笃……”
“请问彭旭东老爹爹在家吗?”
“在,在!”
“吱”,门开了。
“彭爹爹,今天我们是来送你哥哥彭寿祝同志革命烈士证明书的!”
“谢谢,谢谢!”
6月7日上午9时许,县民政局长沈中顺紧紧握住彭旭东老人的手:“请收下,这是国家民政部颁发的彭寿祝同志的烈士证明书。”
83岁的彭旭东老人,接过哥哥的《烈士证明书》,“唰”的一声哭开了:“哥啊,你可把我们找得好苦啊,71年了。感谢政府,感谢民政部门,真想不到哥哥牺牲这么长时间,国家还能给他正名……”
彭寿祝烈士生于1923年,19岁入伍于老三师黄克诚部队,自入伍时起就与家里失去了联系,1949年全国解放、新中国诞生以后,家里人指望着彭寿祝该与家里联系了,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60多年过去,彭旭东家人仍未得到彭寿祝的一点音讯。在几十年的寻找过程中,彭旭东及其侄男侄女无数次找县、市、省民政部门,查阅了若干档案,却始终找不到彭寿祝的档案信息,“难道,哥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彭旭东父母想念儿子哭瞎了双眼,带着遗憾相继过世。老人临终前,专门交待彭旭东:“你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把你哥哥找到。”
“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按照你们的遗训,找到哥哥的下落!”
父母去世后,彭旭东老人带领家人再次踏上了寻找哥哥彭寿祝的漫漫征程。在长达20多年的苦苦寻找中,彭旭东及其家人跑“两淮(淮安、淮阴)”、赴徐州、下江南,找当地老人回忆,请民政部门协助,可始终搜集不到哥哥的一丝信息。
直到去年4月上旬的一天,本已失去信心的彭旭东,突然接到了堂侄彭大标从山东打来的电话:“大爷(彭寿祝在家排名老大)找到了!”“在哪里?”“大爷安葬在大连……”彭旭东老人听了堂侄一番叙说,虽伤心至极,却又喜出望外。原来,去年清明节前,辽宁日报社组织记者到唐坊烈士陵园凭吊烈士,经解说员介绍,该陵园安葬着304名烈士,其中有名烈士197名,无名烈士107名,197名有名烈士中,只有一名烈士身份得到了确认,其余烈士都还没有找到“家”。报社记者随即在国家互联网平台发布了196名烈士身份信息。在山东打工的彭旭东堂侄浏览网页,不经意间发现了堂叔彭寿祝的身份信息,便在第一时间把信息告知了堂叔。“去!坐飞机去!”第二天一早,彭旭东老人带着侄儿、侄女登上了飞往大连的飞机。飞机刚一停稳,叔侄三人顾不上吃饭,马上来到大连普兰店区唐坊烈士陵园。在陵园负责人的指点下,他们来到了64号墓前,只见一米多高的墓碑上镌刻着“彭寿祝,江苏建阳县。”“叔叔,这不对吧?我们是建湖啊!”“不,我们建湖县原来就叫建阳县,建国以后,国家要求全国县名不相同,因我们建阳县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遂取建阳、湖垛两镇的首字,更名为建湖县。”疑问打消了,叔侄三人紧紧搂住彭寿祝的石碑,哭得死去活来:“哥啊,我们找你找了70多年啦,你怎么就不托个梦给我们?你牺牲前怎么就不和家里联系呢?!”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侄儿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摆放在彭寿祝烈士墓前,久久不肯离去……
拜谒了彭寿祝烈士墓,彭旭东老人向陵园详细了解了哥哥的有关生前信息,取回了一大摞有关哥哥的资料。回到江苏后,他马上到县民政局反映哥哥的有关情况,请民政部门为哥哥正名:“我们不要哥哥的抚恤补助,只求能拿到哥哥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证明书……”
接到彭旭东老人的诉求后,县民政局马上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县主要领导当即要求:“彭寿祝同志为人类解放、为革命事业牺牲了宝贵生命,民政部门要尽快进行核实,按程序逐级申报,还烈士应得的名份,还烈士家人应得到的荣誉。”按照县主要领导的要求,县民政局在接到彭旭东老人诉求后的第二天,即专门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到千里之外的大连唐坊烈士陵园确认烈士的身份信息,并在得到普兰店区民政部门大力支持后,取回了彭寿祝烈士的详实材料,并多次与省市民政部门沟通,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申报、审批、备案工作。2018年6月1日,省民政厅受国家民政部委托向彭旭东老人颁发了《彭寿祝同志革命烈士证明书》,至此,跨越两个世纪、迟发71年的烈士证明书终于送到了彭旭东老人的手中。
据调查了解,彭寿祝烈士入伍老三师黄克诚部队后,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两淮”战役结束后,黄克诚奉中央军委命令率38000名盐阜、两淮儿女开赴东北,彭寿祝随部转征,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四保临江等10多次战役,屡立战功,不幸在四保临江辽南战役中身负重伤,转后方野战医院医治无效而牺牲,时年25岁。
在递送了彭寿祝革命烈士证明书后,县民政局长沈中顺表示,从今天开始,建湖的革命英烈名录上将载上彭寿祝的名字,建湖人民将以彭寿祝同志为国捐躯为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建湖儿女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爱党爱国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建成全面小康的辉煌业绩回报烈士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