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我县创新党建激发基层工作活力

建湖日报 2018-05-24

  全县建立75个脱贫攻坚“红色堡垒”、15个基层党建示范带,“第一书记”在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做到全覆盖,组织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近500场,领导干部在线学习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去年以来,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近年来,我县坚持品牌引领、示范带动,把项目管理理念运用到基层党建工作中,以党建创新课题项目管理为抓手,采取党委书记领办重点课题的方式,破解基层党建新难题,培育基层党建新亮点,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基层党建工作在全市综合考核中连续五年荣获第一名。
  “听看议办”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中组部确定我县为全国党代表任期制工作联系点,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我县创新提出“听看议办”四步工作法,成立实地和网络“党代表工作室”356个,通过约访群众、网络反映等形式,广泛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全县340多个党代表结合联系点,定期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以每月20日驻室集中议事日为契机,集中讨论、会办各类问题,重要事项交由相关部门承办。定期召开现场会办会,对不能按期解决问题的单位下发质询表,督导及时解决,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产业集群党建工作模式,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县顺应工业集群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探索实施产业集群党建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通过创新设置模式,实现了“单个组建”向“产业联建”转变;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实现了“自主活动”向“行业互动”转变;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了“内部提升”向“整体跨越”转变。这一模式入选省非公党建创新案例,被评为盐城市服务型党组织最佳工作案例。
  “微积分”工作法,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围绕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实际,探索推行“微积分”工作法,通过细分党员活动,开展微型化教育,运用新兴载体实行积累式管理,实施差别管理推行分类型创评,保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效。具体推进过程中,坚持在寓教于乐中创设“学”的载体、规范“做”的行动、落实“改”的责任,真正实现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新华日报》重点推介我县这一做法。
  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下移基层,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全面推广资源开发、资产经营、合作共享、服务创收、入股分红和电商引领等六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并从项目、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给予扶持。同时,通过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创业培训、发展创业基地,有力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有效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
  “四步工作法”,让后进村焕发生机活力。紧紧围绕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提出的循环整顿后进党组织的要求,我县在“评定升”活动中采取剖析病因、对症下药、强身健体、全面提升等做法,有力地促进后进村晋位升级,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村党组织“评级、定级、升级”活动为契机,县内组成专家组分赴后进村进行专题解剖。分类举办富民专题培训班,对后进村村干部专题培训,增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能力。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钩联系后进村,县镇联动选派“第一书记”进驻后进村,县直部门结对帮扶后进村,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促转化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