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建湖建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我县一季度建筑业发展工作纪实

建湖日报 2018-05-12

  年初,全县建筑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后,中港、建业、兴业、业达等各路建筑大军,满载发展实业的信心,纷纷拓市场、抢业务、争贡献,各家企业建设的大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形势一片红火。
  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县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116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2亿元,税收达1.4亿元,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年初专门召开建筑业发展大会,研究部署建筑业工作任务,出台建筑业发展相关文件,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政策是导向,更是激励发展的动力源。在今年制定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我县目标明确,措施精准,列出条条“干货”,为发展指明方向,增添了企业发展信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企业资质资格管理,优化精简工程审批程序;深化建造方式改革,推广装配式建筑,扩大全装修成品住房比例,推行工程总承包;深化经营转型模式改革,优化经营结构,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深化科技创新方式改革,实施“绿色建筑+”工程,促进建筑产业工人职业化;深化工程建设监管机制改革,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深化费税制度改革,强化财政激励,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县建筑业发展水平。
  “县里出台的这个文件,让我们企业发展有目标、有信心。”“这个文件我们一直在学习,也在研究今后如何更好发展。”……近日,记者在采访中港、建业、瑞坤等建筑企业时,几位企业负责人说出对政策的理解。在转型发展道路上,更多的感受到我县建筑业企业家思维视野的开拓、转型理念的提升。
  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更是推进建筑业发展的示范。中港、建业、兴业、成盛等都是我县建筑企业的领头雁。一季度全县纳税超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100万元以上企业有14家。其中,建业集团纳税1577万元,亨泰集团纳税327万元,登达建设公司纳税309.55万元。
  中港集团坚持以“投资为主导,建设为载体”的发展战略,以“工程金融”为导向,计划今年新增项目签订合同额超80亿元。今年一季度,中港成功中标6个项目,累计中标金额达22亿元,项目分布山东、浙江、云南、福建等省市,目前在建项目40个,合同总额177亿元。建业集团对全年目标细化分解,持续巩固和融创、中海、恒隆、长江实业等大型公司合作,今年在上海、无锡、苏州等地的大项目都顺利实施,计划全年新签施工合同45亿元,创建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个。
  我县不仅发展壮大中港、建业这些大企业,还积极加大成长性建筑企业支持力度。日前,我县瑞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功升级为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成为全县第7家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记者在瑞坤公司了解到,瑞坤是2012年成立的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上升为一级资质,凭借的是公司成熟的业务能力和发展水平。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升一级资质,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开始,公司将更加注重“内功”锤炼,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发展等级效能,确保实现更大发展。
  发挥建筑业富民利民作用,让建筑业成为带民致富的特色产业。我县拥有建筑业从业人员7万人,外出施工人员6万人,建筑业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35亿元,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建业集团一线工人60%是建湖人,年收入近10万元。今年,我县大力实施“建筑人才回归”工程,加大建筑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培训力度,探索新时期建筑工人培养、培训的途径和方式,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富民增收。
  服务是保障,更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催化器。作为服务建筑业发展的职能部门,县住建局组织到企业走访调研,分析企业形势,了解发展问题和难题,帮助制定相应措施。该局对新申报的劳务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总包企业定点帮扶,优化服务。一季度,全县新增劳务资质企业3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3家,总包资质企业1家。重点突出中港、建业、登达、亨泰等9家规模企业“争星创优”培植,其中五星、四星、三星级企业各不少于1家。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新项目、大项目。中港集团在北京、香港设立海外投资平台,目前已启动莫桑比克700兆瓦煤电一体化和越南650兆瓦燃煤发电项目。
  县住建局强化精准服务,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培训活动,传递行业动态,推广经验做法,优化建筑产业发展环境。县人社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组织重点建筑企业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高校参加各类招聘会,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各镇区及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围绕建筑业发展实际需求,提供良好条件,为全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建筑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