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县关工委发挥优势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

建湖日报 2018-04-26

  近年来,县关工委按照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要求,深入调研探索,结合县情实际,通过强化思想认识、突出工作重点、健全完善机制、搭建各类平台等措施,推动“五老”队伍发展壮大。据了解,2017年底,我县在册登记“五老”7100人,比2015年增加12.5%,平均年龄下降8.5岁。
  突出重点,壮大“五老”队伍。重抓城镇“五老”队伍建设。针对人口向城镇流动的实际,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打破户籍界限,由居住地关工组织登记造册,就地就近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选优配强核心层“五老”。动员各级关工委本着既注重年龄又不唯年龄、保留骨干的原则,全面调整充实各级关工委核心层力量。目前,已经调整了5个镇关工委驻会主任、89个村(居)关工委驻会主任。发展壮大骨干层“五老”。发展退休人员、民间艺人,充实校外教育辅导员队伍;发展退休政法干警、科技干部、医生,推动开展法治教育、维护青少年权益等服务。据了解,骨干层现有1200人,占五老总数的16.9%。
  健全机制,激发工作活力。健全学习培训机制。县关工委坚持每周一学习制度,每季度对镇(街道、区)关工委主任采用以会代训、现场观摩、座谈研讨等形式培训1次。各镇(街道、区)、村(居)关工委每双月分别对村(居)“五老”队伍中的核心层和骨干层人员培训1次。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按照“六有四健全”的要求,各镇(街道、区)、村(居)关工委均配齐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健全表彰奖励机制。每年按照主题教育、法治宣传、结对帮扶、网吧监督等工作进行专项表彰。同时,在《建湖关工简报》开设“五老风采”专栏,宣传报道“五老”先进事迹。健全人文关怀机制。尊重关爱“五老”,定期对“五老”进行慰问,把服务“五老”、关爱“五老”工作落到实处,增强“五老”同志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搭建平台,发挥“五老”作用。建立教育平台。在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四有”报告团;在政法系统关工委成立法治报告团;在各镇(街道、区)关工委建立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各村居设立校外教育辅导站(点)。建立关爱平台。组织“五老”与青少年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同时,邀请1100名“五老”作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建立帮教平台。聘请135名“五老”为义务监督员,对网吧、游戏厅实行常态化巡查监督。建立帮扶平台。成立“科技报告团”,发动和带领农业“老科技”、老经营管理人员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帮助回乡大学生和城镇待业青年就业创业。建立活动平台。广泛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史国情、红色基因传承、法治宣传等教育活动,为广大“五老”尽其所能、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