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详情
首页 > 部门动态 > 详情

我县深化医改提高健康保障水平

建湖日报 2018-04-10

  近年来,我县紧抓全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县的有利契机,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创新,顺利实现了城乡医保制度统一和经办机构整合,保障范围日益扩大,医疗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总体工作水平处于全市前列。 
  加强卫生资源增量配置,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全县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先后实施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北院门急诊楼、城南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工程。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村卫生室达标建设三年计划两年完成,全县所有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达到省定标准化建设要求,其中,5所镇卫生院创建成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7所镇卫生院创建成省示范乡镇卫生院,33所村卫生室创建成省示范村卫生室。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县人民医院骨科成功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县共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3个。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展服务内涵。在全省率先成立医疗联合体,大力推进医疗资源重心下沉。医联体运行4年多来,全县病人外转诊率下降8.7个百分点。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对来我县工作的学科带头人和成熟型、高层次卫生人才实行年薪制、科研津贴、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对招录的本一以上毕业生实行现场面试签约、直接进编。加强技术协作,常态化开展建湖籍在宁、在沪医卫专家返乡义诊和科研交流活动,先后成立“上海中山医院孙益红教授名医工作室”等名医工作室。 
  创新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完善和使用《医疗机构医政管理手册》,该做法得到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认同,并在全市推广。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县人民医院先后建成全县胸痛、创伤、卒中救治中心和新生儿、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并顺利通过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评审。优化整合区域医疗卫生网络资源,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工程,顺利通过省卫计委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验收。全面推广区域HIS系统,实现全县各基层医疗单位统一药品目录、统一疾病字典、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数据字典等。 
  巩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增强保障能力。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员县内住院医疗费用结报比例最高可达85%,外转诊结报比例最高达到75%。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城乡参保人员经医疗保险结报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水平的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的合规医疗费用,实施分段按比例补偿。扩大托底救助范围。对“7+1”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城镇“三无”对象、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重点优抚对象、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儿、县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行“零起付线”医疗救助,每次按个人支付费用的70%给予救助,救助结报比例全市最高。 
  强化医保基金经办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效。整合城乡医疗保险经办机构,2017年7月,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委会办公室划归县人社局管理,和县医保中心合并,有效解决重复保、多头保的问题。积极推进全民参保,截至2017年底,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3.8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62.02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加强医保定点机构管理,推进医疗费用智能化监管系统建设,有效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统一城乡居民医保药品目录,用药目录扩大到3950种。在全省率先启动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初步形成含有白血病在内的125个病种的单病种结算框架,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就医负担。